张立美 东阿县多家阿胶厂家用牛皮边角料甚至骡马皮做原料来做阿胶,更有“太太制药”等知名企业委托当地厂家加工劣质阿胶糕。由于我国对阿胶食品并没有阿胶含量的规定标准,最终这些假冒劣质的阿胶糕,在厂家自制“检验合格”报告掩护下,堂而皇之通过电商渠道流入市场。(4月2日《新京报》) “驴唇不对马嘴”,这句俗语用在假阿胶身上正合适。因为正宗阿胶的原料是驴皮,而假阿胶的原料主要是牛皮、骡皮、马皮。 其实,假阿胶并不是在近年才出现,而是已经横行了几十年。1996年,央视就曝光过假阿胶事件,2010年,央视再度曝光山东东阿县假阿胶事件,差不多每隔几年各地媒体就会有假阿胶事件的报道。毫无疑问,正规阿胶企业生产销售假阿胶,不仅坑害了消费者,而且损害了整个阿胶行业的声誉和形象,影响了消费者对市场上销售的阿胶的信心和信任,不利于阿胶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假阿胶横行几十年,直接原因就是阿胶产业的暴利,牛皮、马皮的价格仅为驴皮价格的一半。从深层次角度说,假阿胶横行几十年,反映了市场需求与阿胶原料不足之间的供需矛盾。近年来,随着养生行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人们愿意花钱购买阿胶等滋补产品,使得市场对阿胶的需求量越来越旺盛。但驴皮原料来源不足,成为制约正宗阿胶产能和阿胶产业发展的瓶颈。有数据显示,市场上能够收购到的驴皮数量,仅仅是东阿阿胶全部产能的1/4。驴皮供不应求的格局,反过来又推动了驴皮价格水涨船高,增加了阿胶的生产成本。 再者,对于东阿县而言,阿胶产业是其支柱产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东阿县共有药品阿胶(OTC)生产企业2家,阿胶类保健食品生产企业20家,阿胶类普通食品生产企业100家,生产经营企业从业人员达1.2万余人。2016年阿胶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58亿元,利税35.4亿元。这造成当地对假阿胶缺乏强硬、有效的监管,甚至不排除为假阿胶充当保护伞的可能,使得假阿胶从东阿走向全国。 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净化阿胶市场,必须清除假阿胶。首先,产地监管部门要负起属地管理责任,加强对阿胶生产源头的监管,加大对生产假阿胶的处罚力度,确保阿胶企业不生产、不敢生产假阿胶。其次,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大对市场上销售的阿胶的抽检力度,及时下架假阿胶,依法处罚销售假阿胶的商家。再者,推动养殖业结构调整,增加毛驴的存栏量、出栏量,满足阿胶产业对驴皮的需求,缓解驴皮供不应求的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