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宸 英国著名作家格雷厄姆·格林曾说:“一部自传只不过‘也算一种生活’——比之他传,自传可能少一些涉事的错误,但却又不可避免地写得更有选择性。”《生活曾经这样》便是这位大师级作家自主选择内容、自由掌控文字所进行的人生记述。然而这并不能算是一本“完整”的自传,而是“自传前篇”,因为它只写到了格林的中年,大抵就是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三本小说后,叙述便戛然而止了。再后面的内容,会出现在该书的续集《逃避之路》中。 人生的后视镜中总能清晰地映照出童年、少年、青年的种种喜悦、惆怅或纠结。格林在此本自传中回忆了他学生时代内心的一些隐秘感受。格林后来功成名就,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可他终其一生,都笼罩在躁郁症的阴影下。看得出,格林在获得显赫声名之前,和常人一般,过着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生活。格林将这“冷暖”坦诚地写入了《生活曾经这样》之中:自小就有悲观厌世情绪,成长过程中努力和躁郁症进行斗争。为他作精神分析的医生虽然很用心,却无法根除他的“痼疾”。他必须挑战一些刺激的事情,来缓解那些莫可名状的痛苦。这些特殊体验,后来都反映在了格林的小说里,比如笔者印象颇深的那部《一个被出卖的杀手》。类似的作品中,总有几个卑微的、近乎绝望的、虽存身于泥淖却又在极端挣扎中绽放出人心光辉的小人物。 格林还曾不止一次地感慨,自己喜欢“掀起一块石头,看看底下藏着什么”。这其实是人所共有的一种好奇心,也是人所共存的一份对世界不确定性的试探:既试探外部世界的神秘,也试探自身才能的极限。此点在格林选择成为“专职作家”这件事上显得尤其突出。事实上,格林也不是一开始就意志坚定、目标明确。不过,由于他第一部小说就获得了出版,多少鼓舞了格林,于是毅然离开《泰晤士报》副总编的职位。接着,他开始经历几乎每一个作家都经历过的投稿、退稿过程,也就是眼睁睁看着自己辛勤创作的小说泥牛入海,杳无音讯。残酷的现实很快令格林明白:“在第一部和第二部小说之间,写作的本质绝对发生了变化。第一部可算涉险,第二部成了任务。第一部像是短跑,跑完站在跑道边,累得你够呛,但是胜利了。而第二部变成了长跑——撞线的终点根本看不见,就像生活的尽头……长途耐力跑比之短跑冲刺要累得多。”可糟糕的事情还没终结。当稿酬用尽,存款枯竭,生活捉襟见肘,妻子又有孕在身,格林真的滋生了改弦更张的想法。他一面拜托老同学物色适合自己的大学教职,一面继续在创作道路上步履维艰。这段难熬的岁月,让格林在写出了名作《斯坦布尔列车》之后,依然保持着对写作极为谨慎和清醒的态度。 值得一提的是,《生活曾经这样》的翻译者,是我们宁波老乡陆谷孙先生。他的翻译在“信、达”之外,尤显“古典”“雅驯”之妙。这使得读者在此本传记中看不到常见的欧化翻译腔。由于陆谷孙先生采用了一种精确的、富有诗意的同时也是更符合中国人文学审美的笔触,来翻译作品,我以为是可以为格林那已经非常精彩的作品锦上添花的。 (《生活曾经这样》上海译文出版社2020年7月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