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二维码 收看直播回放 |
“双减”一系列政策落地,究竟释放着什么样的信号?作为家长,又该如何作出对应的改变,以满足孩子学习成长的需要?乃至全社会,又如何为“双减”保驾护航? 在昨日结束的《甬上热点说》直播中,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宁波大学基础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郑东辉和鄞州实验中学校长、宁波市名校长、宁波市首批教育家培养对象李优治对此作出了详细的解读。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李优治说,“双减”的主要目的很明确,就是想通过政策真正地减轻学生的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从校长的角度出发,李优治认为,“双减”政策的出台,使得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加强,要承担起更多的任务,短时间内,学校面临着较大的挑战,“比如说,师生在校时间明显延长,小学的托管时间在5点左右,初高中有夜自修的话,放学时间延到了8点以后,学校在管理上担的责任更大了。” “从国家的层面来讲,‘双减’正在回答一个本质问题,那就是什么样的教育是人民满意的教育。”透过政策看本质,郑东辉认为,重回良好教育生态,是当下亟需扳正的方向。 培训机构路在何方 “我听到最多的关于培训机构的词语就是‘凉凉’‘团灭’,但我个人觉得,更恰当的一个词语应该是‘洗牌’。”李优治也关注到了培训机构的动荡,他认为,眼下,培训机构的转型已是不可逆转的现实,“培训机构的定位,肯定不能与学校教育产生冲突。” 但转型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又何尝不是一个机会。李优治建议,培训机构如果能够作为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或许可以迎来重生的春天。 要打好课后服务这张牌 如何将课后服务这张牌打好,两位专家也在直播中作了观点分享。 “我在学校班子讨论时,就提出了三个关注。关注课堂效率、关注作业管理、关注课后服务。”李优治说,提升课堂效率是“减负”的重中之重,只有当老师提升了教学质量,课后作业成为巩固知识的辅助,那么,“减负”才能走上良性循环的路子。 而在课后服务方面,两位专家也有一致的想法,课后服务既要与学校的整体课程相匹配,也要为不同需求的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素质拓展选择,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长发展。 郑东辉认为,国家教育部门在挥好“双减”这根指挥棒前提下,更需要对教育制度进行更坚定更合理的部署。“当学校充分发挥教育主阵地的时候,让教育回归常态,也让我们的家长回归平常心,人才培养能够顺应教育规律,那么,相信未来我们的教育一定会有可喜的进步。”记者 陈嫣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