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拍客团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8月08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渡的夏天

半浦渡曾是姚江交通要冲,800多年前,上下游和对岸的客商就在这里转运往来,后来世居半浦村的郑氏家族捐田建造义渡,打造3艘渡船,昼夜轮流接送行人。

为了拍首班船,黄聪涛夫妇起了个大早,但赶到时摆渡人严国华已经走了好几个来回。“天亮4点多船就开喽。”他说,这是半浦渡摆渡人留下的传统。

严国华就住在附近,接过渡船的方向盘已有5年。他的前辈叫庄建民,从小在这里长大,37岁起开始做渡工,一趟趟往返间,近30年过去了。

摆渡船每天都开得很早,这张照片摄于清晨5点46分,朝霞里的渡船像一幅油画。

“慢点来,小心看脚下。”“坐好喽。”突突的马达声中,人、货物、电瓶车全上了船。庄建民说,宁可慢一步,也要等人和电动车都站稳、停稳了再开,还有开船不可熬夜喝酒,发动机要规范保养……这些严国华也都记着,“小心驶得万年船”。

一早,把村民送往对岸的高桥等地上班,傍晚再接回来,除了这两个小高峰,守在渡口的时光悠长而寂寞。

这些年交通提速、桥路延伸,很难说古渡还能运行多久,可我们依然感恩那份坚守,留恋那种诗意。

和村民闲话的时候,庄建民偶尔会想到小时候,那时半浦村的渡头街上开设有米店、油店、客栈等数十家商辅,“最忙的是杨梅季,对岸的人都拥挤着坐船过来,到三七市去摘杨梅,还有很多人挑着柴火、山货来渡口做买卖,一群小孩围着渡船转,热闹得不得了。”

庄建民退休了,但还是守在渡口边,偶尔给严国华搭把手。“只要渡口还开着,摆渡的人就在。”庄建民说。

庄建民养了一条小狗,闲了牵着玩。青山绿水,天低云阔,渡口边的老船夫和黄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沈从文的《边城》,只是少了少女翠翠。“年轻人哪会干这个呀。”庄建民笑着说。

    这个夏天,姚江畔邵家渡渡口已停运了大半年。连接海曙与江北的又一座大桥西洪大桥通车了,而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半浦渡还在候客,摆渡人一遍遍往返,不紧不慢。

    摄影师黄聪涛、黄幼兰夫妇一次次来到这里,定格古渡的晨昏日常。

    “渡口旁找不到一朵可以相送的花,就把祝福别在襟上吧。”愿将来,渡口的美好不仅在席慕容的诗里,蔡琴的歌里,它还在真实的日常里,鲜活的记忆里。

    记者 樊卓婧 文

    黄聪涛 黄幼兰 摄

    

    甬上拍客团继续征集特约摄影师,见报稿费从优。

    请发作品及个人简介至邮箱4040368@qq.com。

    我们相信,时间和大家的反馈会大浪淘沙,体现出你的无限才华。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