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A股市场个股大面积持续深幅下跌,股民交易热情已降至冰点。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高管甚至高管家属却纷纷开始自掏腰包真金白银地增持自家公司股份。A股市场再现久违了的增持潮。 本周近九成 个股下跌 虽然沪指仍在3000点之上,不少个股却在熊市中煎熬且“伤亡”惨重。 尽管沪深股市昨日探底回升,但个股普跌已是不争的事实。据Wind统计,剔除5月份上市新股及停牌个股,在2900多只个股中,近三日涨幅超过10%的个股仅9只,涨幅10%以内的个股有342只,其余个股均出现下跌。其中跌幅大于10%的个股近400只。 不仅如此,不少个股还创出阶段新低,甚至近年来新低。统计显示,沪深两市有1200余只个股创出沪指2638点以来新低,甚至有382只个股创下2014年5月以来新低。而三年前的昨日正是上一轮牛市的起点。 更可悲的是,部分个股不仅跌破前期低点,甚至股价较前期低点腰斩。以2016年1月28日最低价与近三日最低价比较,有44只个股近三日最低价较前期低点下跌超过50%。其中,金亚科技较2638点时下跌近80%。 股东增持或源于自救 昨日晚,又有多家公司发布增持公告。齐心集团子公司董事长累计增持3.46亿元,占总股本3.55%;中金岭南董事高管增持47.47万股;新莱应材两位控股股东拟各自增持至少1000万元。而23日晚更有约2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股份增持计划。 近期,类似的集中增持公告时常发生,股东和高管增持日趋增加。统计数据显示,5月至今,公布增持计划的上市公司数量已有264家,合计被增持股份达14.54亿股,参考市值约151.35亿元。4月份也有138家公司获得增持,合计增持股份数、参考市值分别为10.39亿股、106.7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5月至今已实现年内首次月度净增持,净增持参考市值逾13亿元,而4月的净增持参考市值为-20.85亿元,3月份的净增持参考市值为-19.34亿元。 上次发生这一现象是在2015年,2015年7月8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大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增持本公司股票相关事项的通知》之后的一个多月,A股市场共有900多家公司大股东及高管累计出手近4000次增持约47亿股,按增持当日个股均价计算约动用资金700亿元。且在“救市”的背景下,大股东只能买不能卖。 虽然眼下市场还未上升至“救市”高度,但各上市公司自发增持仍值得鼓励,毕竟比不计成本的减持要好。但考虑到今年超跌个股中不少股东质押的股权面临平仓压力,股东增持或源于自救需要。 增持股能否抢反弹 增持是否就意味着股价已经到了底部?从理性的角度来讲,股东增持目的还是比较复杂的,有的是为维护定增价,有的是为避免质押股份强平。 有业内人士称,大股东仅仅因为股价便宜而去增持的可能性较小,大多是出于维护股价的目的,给予市场信心。其中也有不同的诉求,如跌破员工发行价,大股东做了保底的情况,或者大股东放了杠杆,还有些可能是上市公司有融资需求。 从历史数据看,大股东增持之后,股价可能还会继续下探,然后才可能真正见底。但若看得长远一点,被增持的个股中,有相当比例的个股还是物有所值的。 低迷行情中,抄底抢反弹是个风险高于回报的行为,投资者应该清楚,一轮跌市行情中能转化为反转的反弹只有一次,其余多次反弹可能将引发更大跌势。 有分析人士称,如果上市公司增持规模越大,表明重要股东对公司未来业绩越看好,或是公司股价已被市场过度低估,这类增持行为能够对公司股价形成较强的推动作用。不过,也不排除部分大股东增持意在应对股权质押风险。 某私募人士认为,股市下跌如皮球下落,跌得越猛,反弹越快;跌得越深,反弹越高;缓缓阴跌中的反弹往往有气无力,缺乏参与的价值,可操作性不强。 记者 张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