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应海 今年2月份,银监会与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了《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对社会关注的商业银行收费项目作出新的规定,对银行的13项服务重新定价,并均有所下调。8月1日是银行执行新收费标准的第一天,记者采访发现,部分银行告知不充分,并没有按照规定在醒目位置提供服务价格目录或说明手册供客户查阅。一些银行在相关条文的执行上并未及时跟上(8月3日《人民日报》)。 从新规出台到正式施行,这中间有近半年的时间,准备工作就算再复杂,只要认真去做,也能按时推行到位。事实却是,部分商业银行在落实收费新规上明显慢了半拍,这是为何呢? 原因很简单,8月1日开始执行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说白了是一个“降价规定”,要求商业银行下调相关收费标准,让利于民。这对老百姓而言,无疑是福音,可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坏消息,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其营业收入,在拓展新的增值点极其困难的情况下,难免加以抵触,以示不满。 商业银行这么做,当然是不对的。但在笔者看来,问责的板子并不能全打在商业银行身上,监管者同样难辞其咎。如果在新政策出台后,监管部门能把工作做得再细一点,制订更详尽的实施方案,给出具体的时间节点,并及时进行督查,对未按规定做好准备工作的银行及其网点进行惩罚,银行方面还会如此拖拖拉拉吗? 事实上,一些新政卡在“最后一公里”的现象不时上演,作为商业银行的监管部门,应该能够非常清楚地预知到这一点。好的政策要落实落细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用,否则就会影响政府公信力。亡羊补牢未为迟,监管部门应采取断然措施,纠正银行的消极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