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宁波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11月21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还好没有愧对百姓”

———记慈溪市龙山镇西门外村党总支书记陆永康

  本报记者 黄 合

  通讯员  钟湖萍

  成功致富的农民企业家,回到农村做村支书反哺家乡———这个现在看起来并不特别的故事,在19年前却是当地一个爆炸性的新闻,一下子让众人牢牢将目光盯在了陆永康身上。

  “老实说,我当时只想在这儿待上三年,让村子走上正轨。没想到,三年又三年,对村子有了感情。”面对着发展得红红火火的慈溪市龙山镇西门外村,村党总支书记陆永康谈及往事,更多的是云淡风清。

  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省级模范集体、省级文明村、省级旅游特色村、省级绿化示范村……截至去年,这个曾经的“落后村”,社会总产值已突破10亿元。

  褪下光环,卷起裤管

  “鸭司令”变身村书记

  上世纪90年代初,龙山镇党委成员登门找到陆永康,希望他能回西门外村工作,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这个时候的陆永康,早已是远近闻名的“三北鸭司令”。养鸭起家的他创建的慈溪市康联禽蛋公司,已是年产值2000多万元、年利润近百万元规模的企业。

  反观当时的西门外村,真正是一穷二白。村集体负债27万元,环境脏乱差,社会治安不稳定。

  要不要回到家乡从头开始?当时47岁的陆永康思索了很久。失眠数日后,陆永康作出了自己的选择:先到西门外村待三年。“既然党组织信任我,群众需要我,我阿康义不容辞!”

  1995年10月15日,陆永康全票当选为村支部书记。他从公司里带来了100万元的“巨款”,把公司的钱借给村里搞发展,表示“赚了算村里的,亏了算我的”,“要让西门外村三年大变样”!

  不过,“企业”和“村子”,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管理领域。在民营企业,可能一个人就能说了算,把握住机遇就能站在时代潮头;但在村子里,必须方方面面都要顾及,切切实实给百姓实惠。

  “有名有气的,既然来了,就要硬着头皮干!”面对当时全村1900多双眼睛,陆永康下定决心从解决当时全村最棘手的问题开始:帮着村组织讨钱、清理露天粪缸、解决偷电问题……村里的老会计郑松仁说,正是这几把刷子刷亮了村庄的前景。

  随后,陆永康带领村民不断开拓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第一年,买进400亩围垦田,通过“换田”来发展经济;第二年,通过造房卖房为村里赚了108万元;第三年,他办起了养鸡场,搞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

  三年后,西门外村步入正轨,1998年实现了收入100多万元。

  扎根土地,精耕细作

  老支书的“美丽乡村梦”

  眼见着村子走上了正轨,陆永康准备离开,回头去搞自己的企业。没想到,村民们齐声挽留,一声声情真意切的“阿康哥”,使他迈不动想要离开的脚步。为了村子,陆永康渐渐无暇顾及自己的企业,全身心地投入到村子里。

  在陆永康心里,有一个美丽的乡村梦想。10年前,他为西门外村“量身定制”了发展蓝图;10年后,他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实现。

  以韭菜、葱为主的1000多亩绿色蔬菜基地,一望无际,成为周边市场的葱供应基地;1200亩花卉种植基地,常年供应优质苗木,吸引了众多省内外花木老板眷顾。

  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配套周全,吸引了40余家企业落户,通过物业管理和厂房出租为村集体每年稳定增收200万元。

  在凤鸣路商贸一条街上,引进了三江超市、好味当快餐店等;在海珠山,农家乐休闲旅游人气爆棚,吸引了一群群游客的到来……

  截至去年底,西门外村社会总产值达到10.04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394.6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2836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富村强村。

  经济上去了,陆永康开始思考着怎样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质。几年间,西门外村建起了老年活动室、垂钓乐园等一大批村公益设施,又组建了19支文体队伍,为60岁以上村民每人每月发放60元至300元不等的生活补助金……

  全国劳动模范、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年过花甲的陆永康再次成了赫赫有名的典型,只不过,这次的身份不是“企业家”,而是“村支部书记”。“现在的农村工作更加难做。怎么把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如何一步步实现依法治村,这些问题都需要我认真去思考。”

  67岁,本该是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但陆永康还在村里忙碌着———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农房两改、股份制改革……

  “回头看看,还好没有愧对百姓!”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