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消防法执法调研,图为调研人员在电线乱拉的老旧住宅区现场。(朱勤锋 摄) |
本报记者 龚哲明 编者按 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重要职能,也是人大作为最高权力机关行使职权的基本方式。近年来,全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一条宁波特色的人大监督之路,并且始终行进在这条道路上。 让美丽宁波的“生态梦”越来越近 宁波海域总面积为1万平方公里左右,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其中大陆海岸线近800公里。2013年夏秋之季,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资工委一班人,从杭州湾畔的余姚黄家埠到象山港,再到三门湾的象山南田半岛,整整用了三天时间实地察看。 海岸线受破坏的状况令人吃惊:由于我市海岸线无序开发严重,大陆自然岸线已不足三分之一,城市滨海生态和生活岸线更是荡然无存。 城建环资工委一班人还深入四明山核心区,调研造地和花木种植对生态和饮用水源影响;遍访燃煤电厂、炼油化工、港口矿山等地,调研开发建设对大气环境影响……各种破坏环境的现象让大家心情沉重。 “人大监督的本义不是唱赞歌,而是发现问题,督促政府纠正,保证政府依法行政,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城建环资工委的有关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话。 当年10月,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决议》,就科学制定建设规划、切实控制污染物排放、全面保护生态系统和完善生态建设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原则和要求。 最近,市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的决定》,提出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人大监督的一条主线,每年开展专题审议,持续跟踪问效,强调监督政府全面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市人大常委会相关决议决定工作。把象山港、杭州湾、三门湾、海洋自然岸线以及四明山区域、天台山余脉保护作为生态保护监督重点,持续开展对大气污染防治、三江流域水污染治理和饮用水源地保护的监督检查,促进政府完善规划,科学决策,建立机制,落实责任。 最近几年,市政府研究落实人大关于生态环境方面的审议意见,重视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生态保护为指导,修订了城市总体规划,修改了象山港保护规划,修编了三门湾区域空间规划,开展“多规融合”工作,划定生态红线,提出了四明山保护政策意见;从污染物源头控制入手,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人大监督工作促进了立法和重大事项决定,如《宁波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已经过二审、《宁波市生态区保护条例》将列入明年立法计划;在刚刚举行的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市人大常委会关于生态保护红线规划的决定》得到审议通过。 让政府的“钱”来龙去脉清楚明白 政府的“钱”收入是否合理?有没有乱“花”?这些都是老百姓十分关心的问题。随着人大及其常委会全口径预决算审查监督工作的开展,政府全部财政性收支晒在了阳光下,更加规范透明。 全口径预决算,对政府而言,必须将全部政府性收入与支出都纳入预决算范围,实行统一、完整、全面、规范的管理,并按规定报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而人大及其常委会要通过有效的方法对政府所有的财政收入和支出进行监督,审查并决定批准政府预算,监督预算的执行,审查并批准决算,形成法制化的监督运行机制。 本届以来,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以贯彻实施新预算法为抓手,点面结合,准确把握监督方向和重点,改进监督方式,不断深化全口径预决算审查监督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一是依法拓展监督范围和内容,督促政府和财政部门按照四大预算体系的功能定位,将全口径预算草案提交人代会审查批准,今年起又将社保基金决算,国有资本经营决算与公共财政、政府性基金决算一并纳入常委会的审查批准范围,实现对预决算监督的全覆盖;强化部门预算监督,从去年起每年选择二至三个部门预算草案开展重点审查,今年还要求试点部门按照新预算法的要求,预算支出按功能分类细化到“项”,基本支出按经济分类细化到“款”,“三公”经费、会议费和培训费逐项反映,使预算能全面清晰地反映部门的收支情况,并进行跟踪监督。二是加强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监督,继前几年专题审议水利、涉农专项资金后,今年专题听取了近两年来我市科技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和绩效情况,针对存在问题向政府提出“进一步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建立完善绩效评价体系”等建议。三是深度关注政府性债务情况,每年对政府性债务监督有所行动,及时提出审议意见,切实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四是探索联组审议等创新方法,强化政府及部门树立“有预算才能有支出”的法治理念,努力提高监督实效。 让多样化监督不留“死角” 19名常委会组成人员(2名缺席),共投出弃权票3票、反对票3票,赞成票仅13票,刚过21名组成人员半数。这是江东区九届人大常委会对打击和预防“两抢一盗”工作审议意见办理报告进行表决后出现的结果。2年后,江东区十届人大常委会再次对公安分局社会治安动态防控体系建设审议意见办理报告进行表决,与会的22名常委会组成人员(3名缺席)投出的赞成票高达20票,仅2票弃权,没有反对票。 两次对同一内容审议意见的表决为何如此不同?这是因为第一次表决的结果,对江东区政府及公安分局触动很大,使他们彻底改变了对审议意见重视不够、被动应付的传统思想,从而使工作重心放在了审议意见落实上。 对审议意见办理报告进行表决,是江东区人大常委会推出的“两表决一评估”机制中的一个“表决”。另一“表决”指审议意见提交“一府两院”办理前,先由常委会组成人员表决通过,以确保审议意见的科学合理性。“一评估”是指在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审议意见办理报告后的一年度内,针对报告中所承诺的事项或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并作出客观评估。 自“两表决一评估”机制创设和实施以来,江东区人大常委会已经对“一府两院”43个专项工作审议意见及其办理报告进行了表决,对生态区建设中水环境整治、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两院”加强内部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等9个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开展了专项评估,进行了9次满意度测评,真正实现了“审议意见一追到底,专项监督务见成效”的目标。 加强司法监督是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能。人大司法监督监督什么?怎么监督?慈溪市人大常委会从破解实际问题出发,取得明显效果。 慈溪市人大常委会在一次调研中发现,相关部门对检察机关纠正违法通知书等监督意见的办理不够重视,有时甚至不予落实和回复。为此,慈溪市人大常委会在审议意见中明确要求检察机关和被建议单位分别在监督意见发出和回复后5日内,将相关材料报送法工委备案。此举既有利于提高检察监督意见的质量,又有利于被建议单位及时研究落实。到目前为止,慈溪市人大常委会共收到检察报送的纠违通知书和公安回复各14件,基本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落实。 选择社会热点问题为议题开展专项司法监督,是慈溪市人大常委会加强司法监督的一个特点。为妥善处理因企业资金链断裂引发的金融借款纠纷,努力防范金融风险,去年2月至4月,慈溪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金融借款纠纷处理工作专题调研,提出了政银联动、加大企业帮扶力度、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等意见建议,并专门形成常委会工作建议书交“一府两院”研究处理。对此,慈溪市政府专门召开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大会,及时成立风险企业协调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抽调精干人员,组成实干班子,负责企业帮扶和风险处置工作。公检法加大了对逃废债行为的打击力度,抓捕涉嫌逃废债企业主8人,投案自首1人;法院审结涉金融刑事案件6件,判处罪犯8人、企业1家。今年,在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中,再次要求强化民事执行工作,及时维护好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法院切实抓好整改落实,9至10月,布控被执行人268人,协控到位35人,执结案件21件,执行到位金额198万余元,司法拘留65人,强制腾空房产9处,司法公信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此外,市及县(市)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积极探索推行乡镇政府实事工程人大代表票决制、法官检察官履职评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评议、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合议制等多种监督形式,扩大监督范围、提升监督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