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殷聪)刷单炒信让“刷手”赚足了刷单费,网店收获了排名及人气,然而消费者很有可能因被误导而造成损失。近日,记者从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宁波已与淘宝网建立“电子证据协查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让刷单炒信等网络交易乱象“无所遁形”。 日前,北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淘宝网的协助下,破获了两起刷单炒信案件。涉案商家均为天猫平台开设网店的北仑辖区公司,其中一家经营男装,另一家经营保管箱。“北仑以往也曾查处过刷单炒信行为,但这些刷单炒信行为大多是在办理其他案件的过程中发现的。通过大数据破获刷单炒信案件,在北仑区尚属首次。”北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稽查大队王亦云告诉记者。 一些商家往往联合刷单公司,通过“空包件”等方式实现刷单,最终完成虚假交易,从而提高其网店的信用。“刷单炒信案件破获过程中,取证是难点。刷单公司操作手法隐秘,给取证造成了不小的难度。”王亦云说,商家往往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刷单公司手法高明,不会被查获。 通过大数据获得商家的原始数据,使得确定网络商家是否存在刷单炒信行为变得十分便捷。王亦云告诉记者,与淘宝网合作后,淘宝网通过大数据查询方式,一旦发现商家存在刷单嫌疑,便会将相关数据抄送给相应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据介绍,在网络商家存在刷单炒信行为的情况下,买家的收货地址与实际物流地址常常不一致,从中可以看出明显的造假痕迹,而且快递公司的承运单号也经常被重复使用。这些造假行为自然逃不过大数据的“火眼金睛”。“在此次淘宝网提供的证据中,其中一家网店的发货物流流程记录单与其他网店的发货物流承运单号完全一致,存在明显的刷单嫌疑。”王亦云告诉记者,面对证据,被约谈的两家网络商家承认自己存在刷单炒信行为。 虚构式的打折返利、“刷单”式的信用造假、“马甲”式的身份隐藏、“失联”式的逃避惩罚等网络违法经营行为,近年来在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上时有发生。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络市场监管处副处长张润生告诉记者,大数据的应用已成为刷单炒信等网络交易乱象的“照妖镜”。今年前6个月,宁波已收到淘宝网提供的16份存在刷单嫌疑的商家数据。 张润生还告诉记者,宁波近期有望成为首批加入全国网络交易平台监管服务系统的城市。该系统将整合企业注册信息、网店(经营者)主体信息和网络公共信息,获取、校验网店(经营者)的真实身份等,并以多种形式向社会进行公示,以便于社会各界进行在线查询。该系统还将实行网络交易刚性失信惩戒,对严重违法的网络经营者实施全网范围的“限期市场禁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