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名城名都”建设提供强劲动力 ——我市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综述 本报记者 吴向正 通讯员 潘相武 月湖。(胡建华 摄) |
改革率先一步,发展才能领先一步。 近40年来,宁波凭借改革开放的东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原先的江南小城发展成一座欣欣向荣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改革决策部署,以改革强市为鲜明导向,奋发进取谋改革,攻坚克难抓落实,全力推进各领域改革取得新的突破,为“名城名都”建设提供强劲的动力。 2016年,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花落宁波。 “干就干成一流,做就做成极致!”一年多来,我市盯牢制造业这一宁波发展的最大特色,着力于供给端提质增效,扎实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探索出了一条经济新常态下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模式、新路径——强化资金扶持,市本级在整合经信、科技、发改、外贸、人才等部门财政专项资金的基础上,统筹安排了133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制造业转型发展;培育高端产业,将智能经济作为产业发展主攻方向,率先编制实施国内第一个智能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打造创新载体,依托中科院材料所和下游应用企业联合打造石墨烯创新中心,目前石墨烯创新中心已获批成为浙江省首批省级创新中心,正积极争创国家级创新中心;成功引进国家智能制造装备质检中心、工信部软促中心等创新载体。 “宁波拥有活力十足的民营经济和雄厚的民间资本,多年来累积了一批特色鲜明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对同类城市具有极好的示范效应。”国家科技部创新发展司副司长张旭表示。 去年10月,宁波成为全国首批两个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之一。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获批后,我市举全市之力积极先行先试,在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资源要素配置机制、构建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投融资体系、推动新型产业技术研发组织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创新发展能力日益增强。近年来,宁波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30%以上;去年全市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达91.1%,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位。 2017年1月,我市被列为全国34个国有土地二级市场试点城市之一。到2018年年底,我市将建立产权明晰、市场定价、信息集聚、交易安全的土地二级市场。目前已在明确转让范围、明确转让条件、鼓励低效用地开发等方面形成了10条突破性大、操作性强的政策,对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围绕“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立足“优化供给侧、激活需求侧”,推进企业减负改革、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国企国资改革、农村三位一体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建设、投资贸易便利化改革、普惠金融创新、保险服务创新等一批改革,供给体系的质量与效率明显提升。 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积极提升行政服务质量和效率 “出门买菜,顺路办事,方便!”家住海曙区乌含巷的张女士不久前在小区门口的社区便民服务窗口把小额担保贷款办好了,成为海曙推出的“就近跑一次”全域通办模式的首批受益者之一。 在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进程中,海曙区在鼓楼街道率先试点,新推全域通办模式,利用社区便民服务窗口,增设“就近跑一次”办事专窗,让居民办事能就近受理、就近审核、就近取件,打通了为民服务的神经末梢,分流办件高峰群众,让群众就近跑,顺带跑,高效办,不添堵。 “最多跑一次”改革是今年省委、省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浙江探索与实践,可谓牵住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牛鼻子”,抓住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点。 我市各级各部门从群众和企业的办事需求出发,直面问题、聚焦难点,各方联动、克难攻坚,全面梳理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探索“就近办”“网上办”的有效途径,创造了不少具有宁波特色的经验做法,不少改革走在了全省前列。 在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过程中,我市在“跑”字上做文章,变“多头跑”为“打包跑”,变“重复跑”为“集中跑”,变“长跑”为“短跑”,率先在全省推出特定区域“打包审批、集成服务”机制。目前,全市8个功能区的248个项目实施了“区域评估、打包审批”,平均节约审批时间50余天,平均提高土地利用率10%以上。 到目前为止,市本级已合计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1413项,占相关部门在用办事事项总数的87.5%;区县(市)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平均约801项,占比达到84.2%,市、县两级均已提前实现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到年底前实现80%以上的目标。 坚持共享发展促改革,着力增进民生福祉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 近年来,我市扎实推进民生领域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沉甸甸的获得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年3月25日,宁波市举行全民剿灭劣Ⅴ类水攻坚行动出征仪式。当天,全市300多个剿劣专项工程项目集中开工,百余名治水专家、千余名机关干部、万名大小河长、十万团员青年和志愿者奔赴治水一线。 我市在全省率先启动“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共安排剿劣工程项目达1533个,总投资221亿元;争取在年底前,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2020年全市基本建成“污水零直排区”。经过全市各级的努力,我市各地“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已初获战果。 在医疗、社保、教育、养老等领域,谋划和推出了一批惠民利民的改革举措。 自2014年被国家列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以来,加大探索创新力度,着力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推进区域医联体建设,实施新型家庭医生制度,构建优质医疗资源“双下沉、两提升”机制。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规则、医保智能监管模式、医责险等创新做法,在全省全国推广。率先探索“政府主导、O2O服务模式、区域化布局”的云医院建设模式,打造全国第一家“云医院”“云诊室”。 强化政策兜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从2016年5月起,外来务工人员社保政策与本地职工社保政策实现平稳并轨。推进城乡医保统筹,实现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统一。完善大病保险制度,实现职工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政策体系、待遇范围、享受办法“三统一”。 坚持普惠、均衡、优质发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启动浙大宁波“五位一体”校区建设,支持宁波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探索建立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制度。推进国家现代职业教育开放示范区建设,打造国内一流的品质职教之城。 积极探索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去年11月,经过积极申报争取,我市被列入中央财政支持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是全国26个试点地区中唯一一个计划单列市。力争到年底,全市新建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0个、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150个以上;实现50%以上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签约合作。 鼓励基层大胆探索,推进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 创新来自基层,智慧来自民间。 近年来,在基层社会治理等领域涌现出了不少贴近实际、富有创意的改革举措,并在全省乃至全国得到推广。 “村民说事”制度,就是其中的一个改革亮点。 早在2009年,“村民说事”发端于象山县西周镇,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完善,逐步形成了融“说、议、办、评”于一体的制度规范,着力探索“有事要商量、村民能当家、干部善干事”的基层治理现代化“宁波路径”,得到了省委、市委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省委主要领导在批示中说,象山的“村民说事”制度很好,应推而广之,在全省落地开花。中央改革办、中农办、新华社、浙江日报等予以宣传和推介。今年8月,我市在象山召开现场会,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村民说事”这一农村基层治理的创新做法。 “一中心四平台全网格”,为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供了生动的“宁波样板”。 我市加强顶层设计,扎实推进乡镇(街道)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四个平台”建设,探索基层治理的有效模式。目前全市154个乡镇(街道)“四个平台”已实现全面有效运转,总体进展处于全省前列。下一步,我市将以乡镇“四个平台”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整合基层公共服务职责,完善“全科网格”,积极打造便民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进一步夯实社会治理的基层基础。 “农村小微权力清单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2014年,在宁海县的一个小镇里,探索出了一项“新制度”:建立村级事务小微权力清单,规范村干部用权行为;在村级重大事项决策、招投标事项管理、财务管理、集体资产资源处置等方面,明确村干部权力“边界”,规范运行流程,实施阳光村务,把权力关进“笼子”。“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实施以来,得到了农村群众的广泛支持,获得国家民政部“2015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被《求是》、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各级媒体深度关注,至今已有24个省内外兄弟单位260多批次来宁海进行专题学习考察。 2017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也是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重要一年。“改革强市”的鲜明导向,凝聚起亲力亲为抓改革、上下齐心抓落实的行动力。全市上下策马扬鞭、攻坚克难,蹄疾步稳、落地见效,我市全面深化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相信一定会以更大的成效为“名城名都”建设再添异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