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赤斌 女儿幼儿园毕业前,班级的家委会召集全体小朋友和家长、老师在饭店共聚一餐,以示庆祝。其间上了一盘状元糕,尝之有儿时的味道,这似乎打开了我的记忆之门。 我们“70后”,儿时要上学了,讲究点的人家,尤其是大户人家,外婆家会挑来一担“状元担”,也叫上学担。这“状元担”是比较隆重的,一般要派舅舅挑来,两个箩筐或篮子上还挂点红绳之类。其重要性,可以和毛脚女婿的端午担相媲美。一共有好几样物品,记忆中应该有五六样,有一碗鱼鲞烤肉,用河豚鱼干和五花肉一起炖,滋味浓郁,寓意“拜相入将”。还有一碗葱烤鲫鱼,寓意“聪明伶俐”,其他的记不太清了。其中状元糕是必备的。顾名思义,状元糕当然是希望学习好,以后能高中状元。 状元糕有两种,一种是烘烤的干货,色泽金黄,松脆香甜,有浓郁的桂花之芳香,也叫香糕。一般送孩子上学的是湿软的那种,长方形,记得有两种颜色,雪白和栗黄色,口感略有差异,上面都盖着“状元糕”的红印。黄色的也叫小黄糕,据说有成王成相的寓意。都是用上等大米精制而成,甜而不腻,尝之满口留香、弹劲适度,我猜想是加入了糯米。后来在一家糕点店里看到了加工的过程,把放了糖的米粉放在木格子里,上蒸笼里蒸熟,再用印戳蘸上天然的色料在上面盖章,红红的“状元糕”三字喜庆、耀眼。听说放白糖的是白色,加红糖的则成了黄色。 因为我外婆去世早,没享受到这待遇,最后是奶奶送来的。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那可是大大的一笔财富,够享用好多天了,解了我的“馋痨”病。可能我从小就是个吃货,但凡跟吃有关的都记忆深刻。在那个缺油少糖的年代,这担状元担的所有东西都是美食,多是平日里吃不到的好东西。 左邻右舍和一般的亲戚多会送来鸡蛋表示庆贺,一般是10个,多是自家的母鸡生的,纯正的土鸡蛋,是平日里积攒起来的。如果有送20个,那简直就是阔绰了。 那时的农村讲究礼尚往来,有送必有回。回啥呢?一般是金团,很少有去买的,多是自己做。把艾草煮好后放凉、切碎,与水、糯米粉和在一起,再上锅蒸。蒸好后,趁热揉粉团,放入馅子后包起来,搓圆后在松花粉上滚一下,再放到雕花的模子中按匀,再轻轻一敲,出来就是一个金团了。记得金团的图案上是个着官袍、头戴状元帽的状元郎。 盖着红色印章的状元糕、印着状元郎的金团,连同外婆的上学担,这香甜的味道,散发着迷人的气息,无不寄托着儿时长辈们对读书郎的殷切期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