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广江 “每年年初,各种责任书就纷至沓来,环保责任书、安全生产责任书、食品安全责任书、年度目标责任书等,种类繁多。”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一位干部表示,这些责任书签完就搁柜子里了,事前指导、事中管理都跟不上,责任书成了“打白条”。 7月24日《人民日报》 有句歌词是这么唱的:“办不到的承诺就成了枷锁”。意思是,信誓旦旦许下诺言,实现不了就会产生愧疚感。这说的是爱情,但道理相通,即不要轻易承诺,承诺了就要努力兑现。反观少数地方政府部门,责任书签了,考核也过关了,但只是写在纸上说在嘴上,且还没有愧疚感,这样的责任书不要也罢。 责任书沦为“白条”并不奇怪,因为当初签的时候就是彼此心照不宣、虚晃一枪的结果。比如报道提到的泾阳县泾干街道办望泾村的赛车场,虽然环保部门、街道办都签订了白纸黑字的责任书,两年来村民也多次反映情况,但赛车场非法占用耕地、噪音污染等问题至今未解决,甚至相关负责人称不知道这些事情。不难想象,当初签责任书时,彼此都没当回事。 签订责任书是为了将责任落实到人,增强工作主动性和责任感,推动工作落细落小落实,而如今成了“打白条”,其危害不仅仅是多浪费一些纸张、多开支一些会议费用、多牺牲一些干部干工作的时间。责任书和政府公信力紧密相连,“白条式”责任书是在肆意挥霍和透支政府的公信力,绝不可小觑。 据报道,2014年两会前,李克强总理自始至终参加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要求“做不到的不要写”,每一句话都千锤百炼,背后都有比较深的含义,可有可无的话基本上都拿掉了。不久前,王岐山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问责条例兼顾必要和可行,做不到的宁可不写,写上的就要管用,保证制度的有效性、可执行性。” “做不到的宁可不写,写上的就要管用”,也应成为地方政府部门签责任书的基本态度。责任书就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绝不能“放空炮”。同时应承认,有些问题或历史遗留或成因复杂,一时难以解决,那么就该以坦诚、客观、务实的态度面对,不要随意签订责任书。其实,群众是理解的。 值得一提的是,对“白条式”责任书,上级部门是如何考核和监督的?难道“强调落实”也写在纸上说在嘴上?责任书沦为“白条”,就该毫不手软地问责,让办不到的承诺成为“枷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