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文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5月19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昨天的一场鉴宝活动场面火爆

王府贡盘方桥竹篮让专家眼前一亮

专家在鉴宝。
清中期贡盘

    本报讯(记者 陈爱红/文 胡龙召/摄) 半天鉴定了400多件藏品,专家们忙到中午12点多还不能收场……昨天上午,抱着宝贝来蔡氏宗祠参加公益鉴宝活动的市民早上7点多就到了,专家一到现场就开始忙活。虽然忙得连喝口茶的时间都没有,但专家们还是很兴奋,让他们眼前一亮的藏品还真不少!

    工作人员给排队要求鉴宝的市民逐一编号,记者赶到蔡氏宗祠时,排队已经排到了57号。轮到市民张先生的时候,他小心翼翼地掏出了三件东西,一支玉莲花的簪子,一只青花碗和一只粉彩碗。潘火文联收藏协会秘书长鲍云龙拿着这支玉簪端详了很久,认定是明代和田玉莲花簪。鲍云龙说,明代的制作工艺较为简洁,雕刻的线条一通到底,到了清代,制作工艺就繁复起来了。青花碗也是明代的,上面的图案寓意长命富贵。粉彩碗是清光绪年间的,图案是百子舞龙。张先生听了后连连点头,他说玉簪是祖上传下来的,他一直想弄清楚它到底有多少年头了,专家的话让他很开心。

    前来参加鉴宝的市民带来的东西五花八门,有戏服,有孩子戴过的虎头帽,有名家字画,还有竹篮、贡盘等。在绣品中,有一幅“寿”字挂画与众不同,画面整体看是一个寿字,但这个寿字是用一朵朵刺绣的牡丹花构成的,虽然它是上个世纪60年代的物件,但是工艺精美,不失为一件精品。

    所有的藏品中,有两件重量级的物品。一件是双层的方桥竹篮,华夏石刻艺术发展(浙江)研究院的副院长张志达介绍说,这件晚晴到民国年间的竹篮选用六七年生的竹子上的竹篁(就是竹子的最外边的一层皮)为材料精制而成,篮子的四面用阴刻雕法刻了“多子多福”、“笔(必)定如意”和“儿童戏蝶”等图案,寓意美好吉祥。提篮的两根竹柄上有阳刻的四大美女,提篮四角包铜。整个竹篮看上去十分雅致,唯一遗憾的是竹篮上的铜锁缺失了,保守估价在三五万元之间。

    另一件是清中期的贡盘,华夏石刻艺术发展(浙江)研究院的院长吴健说,贡盘一看就气度不凡,至少也是王爷级别的府上使用的物件。它做工精细,镶嵌了七彩螺钿,上面装饰有缠枝暗凤和瓜瓞绵绵图案,四脚是变形的凤脚,四角包银,银片上是夔龙纹。藏品的所有者肖先生是福建籍的新宁波人,他说五六年前有人急着用钱把这件物品转让给了他,他不愿透露当时的购买价格。吴健保守估计这件物品市价在5万元以上。

    中国书画印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樊国龙这次看了10多件书画藏品,他有个感受是,书画中伪作比较多,这次就碰到了用茶叶水浸泡作旧的作品。他建议缺乏专业鉴赏知识的市民收藏书画作品最好找行家帮忙把关,否则很容易买到伪作。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