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春节不远了,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担心,过年了亲朋好友聚在一起,难免会吃点好吃的。比如甜品之类,但又担心会长肥肉、升血糖。 关键是控量、控频次 其实,对绝大多数健康人来说,如果不是每天吃,或者吃很多的话,零食和甜点并非饮食禁忌,关键就是控量、控频次。 所谓控量,就是把吃甜点的数量,控制在每天50克添加糖的范围之内。假如既不喝甜饮料,也不吃糖果、果脯、果酱之类食物,只是吃个50克左右的小蛋糕之类,还不会超过合理范围。不想因此长胖的话,只需增加运动,或相应减几口主食就可以了。如果偶尔吃的话,就不用担心。 不过,对需要控制血糖的人来说,就得再仔细斟酌一些了。不仅数量要控制,吃甜点的时间也需要注意。 传统上来说,西式大餐都是在晚餐后吃甜点的。现在很多餐馆饭店也会在午餐后或晚餐后供应甜食点心。但是,这些食物也完全可以作为上午茶或下午茶的一部分,成为两餐之间的加餐。特别是在早餐或午餐吃得比较少的时候,餐间吃些点心也有其合理性。 什么时间吃甜味零食更合适? 那么,到底什么时候吃这些甜味零食更合适呢?此前的两项研究给出了有关的证据。 一项研究比较了健康女性在午餐后(12:30)、午餐和晚餐之间(15:30)和晚餐后(19:30)吃甜味零食的血糖波动效果。 其中使用的零食是很多女生最爱的蛋糕,一块的热量就超过400多kcal之多,其中还有脂肪、碳水化合物等。 三顿正餐的热量值分别是早餐351千卡,午餐549千卡,晚餐656千卡。这种情况和日常生活很接近。尽管三餐的热量和营养素均匀供应是最理想的情况,但实际上多数人吃早餐往往比较凑合,而晚餐最为丰盛。 女性志愿者们戴上连续血糖仪,研究人员用它监测了她们从午餐到第二天早餐的血糖波动情况。晚餐之后吃蛋糕的效果是最差的,晚餐后的血糖峰值特别高,午餐-晚餐和晚餐-早餐之间的血糖低谷也最低。 原本晚餐就是食物最多的,再加上甜点,热量太多,碳水化合物总量也太高,血糖峰值很高是可以理解的。而早餐偏少,午餐也不够多,所以午餐后4~6小时的血糖水平会有一个低谷。 更糟糕的是,晚餐后血糖水平居高不下,又影响到了第二天的血糖反应。凌晨时容易出现过低的血糖水平,早餐后的血糖反应又过高。 午餐后吃蛋糕就好多了。虽然午餐的血糖水平下降缓慢,而且到5到6小时后也有个低谷,但波动幅度没那么大,而且并不影响晚餐后和第二天早餐的血糖水平。 如果是在午餐和晚餐之间的15:30吃蛋糕,引起的血糖波动很小,而且正好预防出现餐后4~6小时的血糖低谷。夜间和第二天早餐后的血糖反应也比较平稳。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所做的实验,发现了同样的规律:午餐和晚餐之间吃零食,要比午餐后吃零食效果好。 糖尿病人对食物更为敏感。午餐后的血糖峰值上升更高,降低速度又过快,结果造成晚餐时血糖又过度升高。如果把饼干放在两餐之间吃,就会让午、晚两餐乃至凌晨时分的血糖水平都变得更为平稳,没有那么大起大落。 进餐稳定很重要 可能有人会说:这顿多吃点,血糖升得多一点,下顿少吃点,血糖升得少一点,最终不还是一样么?其实还是不一样的。 这是因为,血糖以稳为贵。血糖过度波动本身,就是一个代谢应激。 餐前负荷方面的研究发现,把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放在餐前30分钟吃,也有很好的控制餐后血糖上升效果。 总之,需要控制血糖的人,包括需要减肥的人,都应当注意保持稳定的食量,稳定的碳水化合物供应,而且最好把能量和碳水化合物合理地分散在一日三餐当中。如果需要加餐,不妨把加餐放在两餐的正中间,或者在餐前半小时少量加餐。 记者 乐骁立 通讯员 洪阳 王元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