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宁波1001个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19年11月2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小书吧牵动宁波人的心

爱心人士纷纷捐书 想出一份力

鄞州教育局要把公益书吧打造成爱心项目

周老师在与学生交流 通讯员 供图

    昨天,一场冷空气突如其来,仿佛一脚迈进冬天。本报刊发的《塘溪乡村教师自掏腰包建公益书吧》一文,却温暖了很多宁波人的心。爱心市民纷纷打进本报热线,想捐书,帮帮那些孩子。

    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小小“公益书吧”,却成了孩子们欢乐的海洋。昨天下午,鄞州区教育部门召开专题会议,希望这个“公益书吧”成为继周秀芳爱心工作室外,又一个鄞州教育的爱心项目,让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其中,让更多的孩子从中获益。

    如果你所在的乡镇,同样有“公益书吧”的需求,或者你愿意伸出援手,都可以通过本报热线联系我们。

    小小书吧牵动很多人的心

    很多网友留言“要捐书”

    本报报道刊发以后,一早就有爱心人士打进本报热线。今年75岁的贺女士是宁波晚报的忠实粉丝,一早看到周老师自掏腰包建公益书吧的报道后,就打来电话。“我家里有很多孙子留下来的图书,都是簇新的,扔了怪可惜的,我能不能捐给公益书吧?”她说,两个孙子已经上大学了,小时候都是她一手带大,家里有很多儿童图书,想要整理打包寄给公益书吧。“周老师很有爱心,我们也出一份力。”

    在宁波晚报的官微后台,很多网友给我们留言,想要捐书。网友Biu:“我这有孩子小学看的书,可以捐,怎么联系?”网友“海风海啸海浪”说:“我们愿无偿出租书籍,有意请联系我们。”

    与此同时,一些爱心企业也愿意助力“爱心书吧”。“他们需要多少书籍,我们来捐!”宁波一企业负责人直接给记者打来电话“下单”。

    “周老师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而且很有责任心、很有行动力。她在关注弱势群体儿童的成长中,做了一些非常有意义的尝试。”宁波市人大代表、教育装备服务中心主任胡震珍当过20年的校长,她被周老师的爱心举动深深打动。“周老师非常有责任心,不光是现在的责任,而且是对孩子的未来负责任。现在宁波正在建设书香城市,逐步在地铁站、公交车站等城市公共场所推进智能书柜,我呼吁政府应多关注一些城郊的读书需求,帮帮那里的孩子。”

    鄞州教育部门昨召开专题会议

    把公益书吧打造成爱心项目

    如何将“公益书吧”做得更好?昨天下午,鄞州区教育主管部门在得知周老师的暖心事迹后,特别召开一场会。

    下一步,鄞州区教育局希望给更多的农村孩子、外来务工子女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空间,满足他们对书籍的需求。教育部门还将把书吧作为党员老师、团员老师、青少年志愿者的实践基地,让书吧活起来。

    会议上,塘溪镇教辅室的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他们将发动全镇中小学的党员教师、团员教师、团员学生(初中生),开展爱心书吧志愿活动。

    “每一位教师都是文明的传播者,文明的实践者。这么多年,周老师默默为塘溪镇的孩子们做了很多,她的善行美德为文明城市创建增添一抹靓丽色彩!”鄞州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书吧虽然面积不大,但人气很旺,无形之中给这些农村孩子埋下了阅读的种子。他们希望这个“公益书吧”能成为周秀芳爱心工作室外,义乡鄞州文明鄞州的一个爱心项目暖心举措,让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其中,让更多的孩子从中获益。

    “周老师非常有爱心,同事们都亲切地称她为‘爱心大使’。”塘溪镇中心小学校长戴振锵透露,以后爱心书吧不光有老师参与其中,而且会让学生参与到书吧的日常管理。比如通过岗位竞选的方式,让学生们成为书吧的“小主人”,让大家共同接力周老师的爱心。

    “流动量大,库存就不够了”

    周老师期待更多爱心人士加入

    “昨天,我的朋友圈里有很多人都在转发这条消息,让我深受感动。”塘溪镇中心小学语文老师周妙亚执教26年,一直专注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家庭的孩子。

    塘溪镇中心小学现有816名学生,其中来自外来务工家庭的占七成左右。周妙亚说,这些孩子周末大多不上补习班,经常在大街上疯玩,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现在,有了这个公益书吧,孩子们都躲进书吧认真看书,家长们安心多了。

    “有这样的书吧,真好,我们不用去宁波买书了!”“我们家里有很多书,回头我拿过来,可以给大家分享。”这几天,公益书吧频频传出这样的声音。塘溪镇没有新华书店,没有图书馆,镇上的孩子要买书,需要坐车到市区。这几天,公益书吧的人气越来越旺,甚至很多家长跟着孩子一起来。

    运营短短半个多月,公益书吧的热心志愿者越来越多,除了塘溪镇中心小学的老师们,还有学生家长自告奋勇参与进来。

    其实,周妙亚为这些孩子做过很多暖心的事。她已经连续7年办公益暑托班,每年一到暑假,孩子们就往她家里跑;2016年1月21日,超级寒潮来袭,当时担任赤堇小学校长的周妙亚与老师踩着泥泞的山路,挨家挨户将学生接出寒冷的大山,带回自己家中照顾;这一次,她给孩子们建了一个公益书吧,希望他们有一个看书学习的场所。

    这份爱,温暖着这些大山里的孩子,而周妙亚也会时不时收到孩子们给她带来的惊喜。今年母亲节,一个四年级的孩子敲开了她家的门。“周妈妈,祝您母亲节快乐!”孩子递过来一盒鸡蛋,那是她暑托班的一个孩子。

    在一次夏令营活动中,一个宁波大学学生突然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原来这是她曾经的学生。“周老师以前对我们特别好。”在台上,这个学生回忆起和周妙亚的点点滴滴,把周老师都说哭了。

    “对一个老师来说,孩子们好,就是我最大的幸福。”周妙亚说,她会坚持把公益书吧做下去。“现在,每天来书吧看书借书的人很多,我怕流动量大,库存就不够了。如果有爱心人士愿意捐书帮帮这些孩子,就再好不过了。”

    如果你所在的乡镇同样有类似的烦恼,或者你愿意捐书帮帮这些孩子,都可以通过新闻热线联系我们,本报将持续关注“公益书吧”,期待你的加入。

放大 缩小 默认
   

闂備浇顕ч柊锝夊焵椤掍胶銆掗柛鏂跨Т閳规垿顢欓崫鍕ㄥ亾濡ゅ懎绠扮憸鏂跨暦閻旂⒈鏁嬮柛娑卞幗閺嗭拷 |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缂佺媴缍侀弻鐔衡偓娑欋缚閻绱掗鍡樺 |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疮椤栫偛鍨傜憸鐗堝笚閸嬬喐銇勯弽銊ュ毈闁搞倖顨婇幃妤呮晲鎼存繄鏁栭梺鑽ゅ櫐閹凤拷 | 闂備浇宕垫慨宕囩矆娴e浜归柣鎰仛鐎氬鏌i弮鍫熶氦缂佽鲸妫冮弻鈥愁吋鎼粹€崇闂侀€炲苯澧鹃柟鍑ゆ嫹
Copyright(C) 2001-2013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闂備浇顕ч柊锝夊焵椤掍胶銆掗柛鏂跨Т閳规垿顢欓崫鍕ㄥ亾濠靛棭娼栭柛褎顨呴獮銏′繆閵堝嫯鍏屾い锔垮嵆濮婃椽鎮℃惔陇鍩炴繝闈涘€瑰鑽ゅ垝椤撱垺鍋勯柛蹇氬亹閸斿爼姊虹憴鍕姢缁剧虎鍘艰灋闁告洦鍨遍悡鐔兼煃閸濆嫬鈧悂鎮橀埡鍌滅濠靛倿鏅查幉鐐殽閻愭煡鍙勭€殿喗鎸抽弫宥夊礋椤掑鍍甸梻鍌欑劍濡炲灝顭块埀顒傜磼閹绘帩鐓奸柟顖欑劍缁傛帞鈧綆鍋呭▍鏍⒑鐠恒劌娅愰柟鍑ゆ嫹87654321闂傚倷绶氬ḿ褍螞瀹€鍕;闁跨噦鎷�闂備浇顕ч柊锝夊焵椤掍胶顬奸柛蹇撶灱缁辨挸顓奸崪浣光枅闂佺粯渚楅崳锝呯暦瑜版帩鏁婇柦妯侯槹濞堬拷(13819807679)
闂傚倷鑳堕幊鎾绘倶閸儱纾婚柟鍓х帛閻撴盯鏌涢顐簻闁诲骏绻濋弻鈩冪瑹閸パ勭彎濡ょ姷鍋為崝鏍箔閻斿摜绡€闁告洦鍘惧畷锟� 闂傚倷绀侀幉锟犳偋濡ゅ懎桅闁绘劕鎼憴锔姐亜閹板墎鐣辨俊顐o耿閹嘲鈻庤箛鎿冧紝闂佸憡鏌¢崑鎾绘⒒閸屾艾鈧悂宕锔藉€舵繝闈涚墢缁犳梹淇婇妶鍌氫壕閻炴碍鐟╅弻锟犲礃閿濆懍澹曞┑鐘殿暯婵秹宕惰閻濇ê顪冮妶鍡欏缂佸甯炵划濠氬箳濡や讲鎷婚梺鍛婃处閸撴瑦鎱ㄩ崶顒佺厱婵炲棙鍔栫粈瀣偓瑙勬穿缂嶄線寮幘缁樻櫢闁跨噦鎷�
婵犵數鍋為崹鍫曞箹閳哄懎鍌ㄩ柣鎾崇瘍閻熸嫈鏃堝礃閿濆懍澹曢梻渚囧亝缁嬫捇宕濆澶嬪€堕煫鍥ㄦ⒒缁犳ḿ绱掓潏銊︻棃妤犵偛顑呴埢搴d沪閹存帒顥氶梻渚€鈧偛鑻晶鎾煙椤斻劌娲ら柋鍥煟閺傛寧鎲哥紒澶樺墴濮婃椽宕烽褎姣岄梺绋款儐閹瑰洭寮婚敓鐘查唶妞ゆ帊绀侀锟�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