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宁波1001个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19年11月2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小书吧牵动宁波人的心

爱心人士纷纷捐书 想出一份力

鄞州教育局要把公益书吧打造成爱心项目

周老师在与学生交流 通讯员 供图

    昨天,一场冷空气突如其来,仿佛一脚迈进冬天。本报刊发的《塘溪乡村教师自掏腰包建公益书吧》一文,却温暖了很多宁波人的心。爱心市民纷纷打进本报热线,想捐书,帮帮那些孩子。

    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小小“公益书吧”,却成了孩子们欢乐的海洋。昨天下午,鄞州区教育部门召开专题会议,希望这个“公益书吧”成为继周秀芳爱心工作室外,又一个鄞州教育的爱心项目,让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其中,让更多的孩子从中获益。

    如果你所在的乡镇,同样有“公益书吧”的需求,或者你愿意伸出援手,都可以通过本报热线联系我们。

    小小书吧牵动很多人的心

    很多网友留言“要捐书”

    本报报道刊发以后,一早就有爱心人士打进本报热线。今年75岁的贺女士是宁波晚报的忠实粉丝,一早看到周老师自掏腰包建公益书吧的报道后,就打来电话。“我家里有很多孙子留下来的图书,都是簇新的,扔了怪可惜的,我能不能捐给公益书吧?”她说,两个孙子已经上大学了,小时候都是她一手带大,家里有很多儿童图书,想要整理打包寄给公益书吧。“周老师很有爱心,我们也出一份力。”

    在宁波晚报的官微后台,很多网友给我们留言,想要捐书。网友Biu:“我这有孩子小学看的书,可以捐,怎么联系?”网友“海风海啸海浪”说:“我们愿无偿出租书籍,有意请联系我们。”

    与此同时,一些爱心企业也愿意助力“爱心书吧”。“他们需要多少书籍,我们来捐!”宁波一企业负责人直接给记者打来电话“下单”。

    “周老师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而且很有责任心、很有行动力。她在关注弱势群体儿童的成长中,做了一些非常有意义的尝试。”宁波市人大代表、教育装备服务中心主任胡震珍当过20年的校长,她被周老师的爱心举动深深打动。“周老师非常有责任心,不光是现在的责任,而且是对孩子的未来负责任。现在宁波正在建设书香城市,逐步在地铁站、公交车站等城市公共场所推进智能书柜,我呼吁政府应多关注一些城郊的读书需求,帮帮那里的孩子。”

    鄞州教育部门昨召开专题会议

    把公益书吧打造成爱心项目

    如何将“公益书吧”做得更好?昨天下午,鄞州区教育主管部门在得知周老师的暖心事迹后,特别召开一场会。

    下一步,鄞州区教育局希望给更多的农村孩子、外来务工子女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空间,满足他们对书籍的需求。教育部门还将把书吧作为党员老师、团员老师、青少年志愿者的实践基地,让书吧活起来。

    会议上,塘溪镇教辅室的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他们将发动全镇中小学的党员教师、团员教师、团员学生(初中生),开展爱心书吧志愿活动。

    “每一位教师都是文明的传播者,文明的实践者。这么多年,周老师默默为塘溪镇的孩子们做了很多,她的善行美德为文明城市创建增添一抹靓丽色彩!”鄞州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书吧虽然面积不大,但人气很旺,无形之中给这些农村孩子埋下了阅读的种子。他们希望这个“公益书吧”能成为周秀芳爱心工作室外,义乡鄞州文明鄞州的一个爱心项目暖心举措,让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其中,让更多的孩子从中获益。

    “周老师非常有爱心,同事们都亲切地称她为‘爱心大使’。”塘溪镇中心小学校长戴振锵透露,以后爱心书吧不光有老师参与其中,而且会让学生参与到书吧的日常管理。比如通过岗位竞选的方式,让学生们成为书吧的“小主人”,让大家共同接力周老师的爱心。

    “流动量大,库存就不够了”

    周老师期待更多爱心人士加入

    “昨天,我的朋友圈里有很多人都在转发这条消息,让我深受感动。”塘溪镇中心小学语文老师周妙亚执教26年,一直专注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家庭的孩子。

    塘溪镇中心小学现有816名学生,其中来自外来务工家庭的占七成左右。周妙亚说,这些孩子周末大多不上补习班,经常在大街上疯玩,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现在,有了这个公益书吧,孩子们都躲进书吧认真看书,家长们安心多了。

    “有这样的书吧,真好,我们不用去宁波买书了!”“我们家里有很多书,回头我拿过来,可以给大家分享。”这几天,公益书吧频频传出这样的声音。塘溪镇没有新华书店,没有图书馆,镇上的孩子要买书,需要坐车到市区。这几天,公益书吧的人气越来越旺,甚至很多家长跟着孩子一起来。

    运营短短半个多月,公益书吧的热心志愿者越来越多,除了塘溪镇中心小学的老师们,还有学生家长自告奋勇参与进来。

    其实,周妙亚为这些孩子做过很多暖心的事。她已经连续7年办公益暑托班,每年一到暑假,孩子们就往她家里跑;2016年1月21日,超级寒潮来袭,当时担任赤堇小学校长的周妙亚与老师踩着泥泞的山路,挨家挨户将学生接出寒冷的大山,带回自己家中照顾;这一次,她给孩子们建了一个公益书吧,希望他们有一个看书学习的场所。

    这份爱,温暖着这些大山里的孩子,而周妙亚也会时不时收到孩子们给她带来的惊喜。今年母亲节,一个四年级的孩子敲开了她家的门。“周妈妈,祝您母亲节快乐!”孩子递过来一盒鸡蛋,那是她暑托班的一个孩子。

    在一次夏令营活动中,一个宁波大学学生突然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原来这是她曾经的学生。“周老师以前对我们特别好。”在台上,这个学生回忆起和周妙亚的点点滴滴,把周老师都说哭了。

    “对一个老师来说,孩子们好,就是我最大的幸福。”周妙亚说,她会坚持把公益书吧做下去。“现在,每天来书吧看书借书的人很多,我怕流动量大,库存就不够了。如果有爱心人士愿意捐书帮帮这些孩子,就再好不过了。”

    如果你所在的乡镇同样有类似的烦恼,或者你愿意捐书帮帮这些孩子,都可以通过新闻热线联系我们,本报将持续关注“公益书吧”,期待你的加入。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