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12月05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言、一行,为民生,一帧、一幕,系民心

用镜头展现城管人的酸甜苦辣

宁波市城管系统举行首届微电影(视频)大赛

  11月27日下午,宁波市城管系统首届微电影(视频)大赛决赛在中影国际影院(联盛广场店)举行,来自全市城管系统各单位的16部作品进入决赛。

  这16部作品很多都是城管系统内有影视爱好和特长的职工,自编、自导、自演。这些作品生动、形象、直观、真实地展现了城市管理各条战线职工的实事、好事、趣事,展示我市城管系统的“真、善、美”,有效传播城管人的新形象。

  经过评委们的认真评比,最终来自鄞州区城管局的《我的爸爸》以96.40分的成绩获得一等奖。记者在当天的比赛现场看到,这部微电影在放映的时候,就让评委和观众热泪盈眶。

  比赛结束后,市城管局宣教处处长徐谟开表示,下一步他们将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推广这些优秀作品,有效传播宁波城管的风采,拉近城管和市民之间的距离。本届比赛由宁波市城管局主办,宁波市智慧城管中心承办。

  记 者 林 伟 

  通讯员 刘拥军 郭腾达 

  朱彬彬 杨 佳 朱娇娇 朱科娜 

  英雄柔情最可爱,《我的爸爸》

  鄞州城管局制作

  故事梗概:有一天,刘小潼的爸爸带着队员进行街面保序大整治,扣押了“烧饼王”的烧饼摊,但同时这一幕正好被刘小潼与“烧饼王”的儿子王欢欢看见了。第二天两个小朋友都因为没写“我的爸爸”这篇作文而被罚站。

  站在教室门外的时候,王欢欢因家里的烧饼摊被“抢”而埋怨刘小潼;刘小潼因爸爸被骂而不平,两人大打出手。老师邀请双方家长到办公室,烧饼王告诉儿子,刘震是他们家的恩人。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执法却是人性化。刘震不仅通过“帮贫帮困”的方式帮烧饼王找了份工作,还介绍医生给他老婆治病。

  

  镜头背后:《我的爸爸》是我市首部反映城市管理工作的微电影,由鄞州区首南街道出资打造。故事原型取自首南中队执法队员的城市管理工作,从小朋友的视角讲述了城管和无证摊贩之间的矛盾。

  中队负责人表示,借助微电影这一新媒体平台,把城市管理工作于日常生活中体现,让大家更真实地了解、理解城市管理工作,传递城管的一份正能量。

  市城管局局长李谦为这部微电影颁奖时表示,作品主题选择好,拍摄的好,演员演的好。“通过微电影这种新媒体,进一步将城市管理工作真实地展现在观众的眼前,让更多的人来了解、理解和支持城市管理工作。”

  同时,城管部门也表达了坚持探索积极有效执法方式的强烈决心和构建整洁、和谐、有序市容环境卫生的美好愿望。除了在本次大赛中夺魁之外,还在国家、省级相关赛事中获得佳绩为宁波城管增光添彩。

  

  小贴士:《我的爸爸》还在全省开展的“我的中国梦”青年文明号微电影大赛中荣获金奖,并且入围中青网第三届“为了明天———关爱青少年彩虹行动”微电影大奖赛。

  现在,市民如果想看看这部微电影的话,可通过鄞州区城管局网、优酷等网站搜索观看。

  为市民排忧解难:《突击进行时》

  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制作

  故事梗概:本片讲述的是宁波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新周污水处理厂的进水超标应急队排查企业偷排工业废水现象的故事。

  从接到任务到紧急集合,再到分头排查,直至最后确定偷排企业,完整地记录执行排查任务的全过程,展现了年轻一代的排水人无私奉献、果敢拼搏的精神面貌。

  

  镜头背后:新周污水处理厂党支部针对厂区进水超标情况,特组建了以党员同志为主的进水超标应急队。

  同时,该厂党支部将微型党课与公司“寻访身边的榜样”活动相结合,专门召开讨论会,收集建议,最终确定将“进水超标突击队”这支队伍作为新周厂的一个先进集体,着重进行精神提炼,并通过一定的艺术加工,打造富有新周特色的品牌队伍,用视频素材的形式予以记录。

  需要指出的是,《突击进行时》是以2013年2月11日,新周厂进水水质pH超标事件改编而来。

  当时,pH超标情况严重,对污水厂的生物处理工艺造成极大冲击,若偷排情况短时间内得不到改善,将使污水处理工艺面临瘫痪,服务范围内的生活污水将得不到处理而进入水循环,造成环境污染。

  新周厂“进水超标突击队”成员积极应对,迅速锁定偷排点,并及时与环保部门联动,制止了偷排行为,使污水厂工艺在短期内得以恢复。

  微电影选取新周厂“进水超标突击队”的应急排查工作为主要内容,记录应急队员们从发现进水水质超标到确定超标来源的整个过程中,他们是如何快速应对的。

  经过支部党员同志的集体讨论、撰写、修改,最终形成反映工作实际且可拍摄性强的剧本。同时,他们还在剧本中增加了一个小剧情,讲诉一名新职工从一开始对污水的反感到真心的融入工作中,这种意识的转变从侧面来烘托应急队成员敬业的工作状态。

  

  小贴士:新周厂“进水超标应急队”成立于2011年7月。自成立以来,共出勤57次,其中夜间出勤21次,成功排查偷排企业率到达100﹪。

  呵护美丽宁波:《小城大爱》

  市城管执法直属大队制作

  故事梗概:以执法队员林俊(化名)一天的工作、生活为主线,以第一人称写实的手法,记录林俊的日常工作内容以及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集中展现城管执法基层队员的工作缩影,通过影片希望能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镜头背后:林俊人物原型是一名普通的城管执法队员陈晓春。他1984年出生,2012年考入市城管执法直属大队,目前是宁波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直属大队三中队科员。

  2013年,陈晓春共计主办案件89起,其中渣土案件61起,城市供水、排水案件11起,燃气案件10起,市政公用及轨道交通案件7起,结案84起,结案率超过94%,荣获2013年度市城管系统办案能手。

  在领导和同事的眼里,陈晓春办案细致认真,善于钻研创新。对每一起案件,都分析各自的个性及共性。

  在办理湾头地块姚江沿岸自来水管道被挖破一案时,由于当事人对案件事实百般狡辩、拒不认罪,陈晓春和同事,及时改变办案思路,加大外围取证力度,尽可能收集间接证据。通过对自来水公司作旁证笔录,从工商局调取当事人企业信息,要求项目建设方提供中标通知书及施工合同等取证,进一步核实、固定、补充完善证据,把此案办成了铁案。

  陈晓春还勇挑工作重担,敢办大案要案。2013年初,有群众举报江北区湖西路附近路面渣土滴撒严重,他和同事随即赶往现场查看,拦下肇事车辆进行检查。渣土老板闻讯赶来,骂骂咧咧,气势汹汹,甚至有出手打人迹象。

  他和同事并没有被当事人的过激行径所吓倒,而是迎难而上,摆事实讲道理,软硬兼施说服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对污染路段进行清洗,并接受调查处理。

  2013年5月,陈晓春参加了由宁波市城市管理局牵头,市政安质监站联合宁波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直属大队等单位组成的执法检查组,对在建轨道交通工程共计四十余个标段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质量安全执法抽查,为更好的监督管理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后,陈晓春主办了由市政安质监站移交的5起当事人涉嫌未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案件,这是之前宁波城管部门从未涉及过的案件。

  面对繁重工作,陈晓春经常加班加点。2013年9月,陈晓春接到通知要去杭州湾新区支援执法,当时他16个月大的儿子得了急性肠胃炎,上吐下泻,吃什么吐什么。虽然心里牵挂着家中生病的幼儿,但他还是二话没说服从单位安排,去杭州湾新区执法。

  获奖作品

  一等奖:鄞州区城管局的作品《我的爸爸》。

  二等奖:高新区城管局的作品《平民超人》、市排水公司的作品《突击进行时》、市政管理处的作品《平凡之路》。

  三等奖:市内河管理处的作品《守护者》、江北区城管局的作品《坚守》、城管直属大队的《小城大爱》、市政管理处的《夜行者》、市智慧城管中心的作品《我做城管十五天》。

  优胜奖:余姚市城管局的作品《余姚城管网格长的一天》、市园林局的作品《夏沐绿意———烈日下的园林工人》、市城管义工协会的作品《城市管理一起来,文明宁波更精彩》、市市容环卫管理处的作品《清爽宁波,我努力》和《原来你不美》、市排水公司的作品《一滴污水的旅程》、市自来水有限公司的作品《消防栓———水的呼唤》。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