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四明周刊·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4月01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难以把握的命运本质

———从毕飞宇重新解读《项链》说起

  牧 野

  

  作家毕飞宇写了一篇题为《两条项链———小说内部的制衡与反制衡》的文章,对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名作《项链》进行了与众不同的分析。

  《项链》长期来入选高中语文课本,对于这篇经典小说,一种既定沉积的认知是,批判了拜金与虚荣思想,揭示了资本主义罪恶导致人心腐朽与道德沦丧。但毕飞宇对此文的解读有点别出心裁,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玩了一回文字游戏”。他尝试着让《项链》中的所有人物变成国人,成为一个中国故事,结果这篇精致、绝妙的小说立即变得惨不忍睹:由于社会环境的不同,整篇小说的基本逻辑不再具备,因为无论是人物身份、故事起因、主人公在事情发生后所持的态度以及故事最终的结果等,都难以出现莫泊桑所描述的那种情况。《项链》中的几个关键性情节,更无法与现实联系:不要说一个教育部官员的夫人,即使是一名普通公务员,不可能为了出席一个舞会,而向他人借项链;就算她真借了项链,也绝不会在舞会上去抢部长夫人的风头;就算这条借来的项链真丢了,夫妻俩也根本用不着不吃不喝10年,千方百计玩命挣钱还债。

  毕飞宇之所以要绕这样一个大圈子,只为证明一点:认定小说女主人公马蒂尔德虚荣,完全是按照中国式思维解读出来的,因为所有关于虚荣的定义,都与这种经过长期积淀之后稳固下来的认知逻辑有关。因此,《项链》这样的故事只能发生在法国,且必须具备一种基本的社会环境,即公众对于契约的自觉遵守。

  经过毕飞宇的重新解读,马蒂尔德的角色定位被完全改变,她不再是被讽刺和批判的人物,反而成为值得尊敬的对象。因为她忠诚且敢于承担责任,所以在丢失一条项链后,不惜用10年的辛苦劳动去偿还,堪称践行契约精神的模范,是对整个社会规范和个人道德规范的自觉遵守。“在项链丢失之后,我们丝毫看不到马蒂尔德夫妇的计谋、聪明、智慧、手段和想办法,看到的只有惊慌与焦虑。这说明了一件事,他们的内心绝对没有跳出契约的动机,一丝一毫都没有。”所以,《项链》其实是关于文明的悲剧,莫泊桑批判的不是金钱、资本,如果真的有所批判,也仅仅是对人类顽固的、不可治愈的奢侈冲动的否定,“人的奢侈冲动才是原罪。”

  从一定角度而言,小说具有一种特殊的价值尺度,读者阅读小说,目的不是为了去印证作者的观点,而是要从中发现价值、激励想象。显然,毕飞宇希望从这个文本发现更高的价值,而且确实发现了:他在《项链》中挖掘出了诚信这一品质,相比于原先的拜金论和虚荣论,似乎更符合实际。然而,如果我们仔细分析《项链》,就会发现这个故事有一个让人感到非常无奈的结局,马蒂尔德因为自己的“诚信”,不得不过了10年最为低层的劳动者的生活,而更加要命的是,莫泊桑设计了一个石破天惊的结局:那条让她付出了惨重代价的项链竟然是假的———同名电影中,创作者在表现这个情节时,给了马蒂尔德一个长达10秒的脸部特写,上面写满了惊讶、委屈、不解等各种表情———这不但让马蒂尔德震惊,更让所有坚守诚信论者尴尬不已。这哪里是在歌颂诚信和契约精神?瞬间就把毕飞宇解读的意义完全消解。

  文学创作是按照两种逻辑来进行的,一是生活的本质,二是文学的本质。生活的本质决定了作品的真实性,而文学的本质决定了作品可以达到的高度、深度及其审美价值。一个伟大的作家,总是站在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来实现对这两种逻辑的把握和认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大多只能按照自己所认知的人生经验和生活常识,去做自以为正确的事情,但最后往往会被生活本身狠狠地嘲弄一把。没有人可以超越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有时,生活中偶然出现的因素会决定其一生的命运,生活就是如此荒诞和不可测,这就是莫泊桑通过《项链》所传达的他对于生活逻辑的认识。从文学角度而言,莫泊桑所设计的那个石破天惊般的结局,完美地体现了文学创作的特殊规律和文学所特有的魅力、价值:虽然,如此极端甚至残忍的变局未必真的会出现于现实生活,但却精准地行使于复杂多变这一生活的基本轨迹中,完全符合生活自身的发展规律,更符合文学真实性的要求,堪称情节典型化的范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