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徐叶 通讯员 池瑞辉 狄勇) 昨天中午,海曙区广济中心小学广济街校区来了一群第一医院的医生,他们要给孩子们上第一堂带有实际操作的健康课。据悉,从昨日起,“小太阳健康教育课程”正式启动,本学期每个年级的学生都将学会一两样生理卫生方面的知识技能。 “通过走访发现,现在的孩子小小年纪就一口烂牙,甚至有的腰椎、颈椎已有问题。”广济中心小学校长黄铁成说,除了生理上的,还有一些孩子存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小问题,这都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在与第一医院的充分协商后,学校决定采用“双师制”为学生们授课,第一医院医生为主,学校班主任当助教,每学期两个课时。 根据学生年级段的不同,课程由浅入深分为多个层面,比如了解健康知识、培养健康生活方式;了解疾病预防知识,掌握基本的健康保健技能;了解生长发育过程、掌握青春期保健卫生;还有安全应急与避险,掌握简单的自救自护技能。 昨天下午2点左右,记者走进该校301班的课堂,此时孩子们正在和医生热烈互动。课程涉及的知识点不少,比如擦伤、刺伤、扭伤都是什么样的,大概需要怎么处理,碘伏和碘酒是不同的,双氧水是用来处理比较严重的伤口等等。 “医生叔叔讲得好清楚哦,而且还很有趣。”301班孙悦轩说,我舅舅是医生,以前也知道一点点这方面的知识,但是没有这么全面,听课后感觉很有用,还要告诉爸爸妈妈。记者看到,授课的心外科医生齐砚庆还带来了医用道具和药品等,让小朋友自己实际操作一下,到底该如何简易处理伤口。能够亲手“玩一玩”来自医院的器具,很多小朋友都感到挺兴奋的。 据了解,该课程遵循“逢培必考”的原则,考查分理论和实际操作两类,成绩不光要记录到学期成绩报告单中,还要纳入“七色素养考评体系”。如此做,都是希望学生们更扎实地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