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高水平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12月2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注销办理从最快86天减至21天

企业注销便利化再提速

宁波市“一网服务”破解市场主体退出难

12月23日,周先生顺利办完了企业注销,领到了准予注销登记通知书。 记者 崔引 摄

    2019年改革创新最佳实践案例巡礼④

    12月23日,宁波华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国家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发布简易注销公告已经满20天,该企业经办人周先生来到宁波市行政服务中心递交了注销申请资料,并当场领取了准予注销登记通知书,标志着该企业正式退出市场。

    据统计,截至当日,2019年宁波市市场主体(含个体工商户)注销数量达11.10万家,较去年增加2.22万家,同比增长25%。为有效破解市场主体退出难题,宁波市企业注销“一件事”改革再提速。

    注销,是企业退出市场的最后一道手续,也是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件事”。过去常因涉及偿付债务、支付员工工资、缴清社保、清结税款、注销营业执照等多个环节,需要企业先后去多个部门办理,材料繁多、流程复杂,导致企业叫苦不迭,直呼“注销难”。

    随着宁波多年商事改革尤其是企业注销便利化持续改革试点,这样的情形如今在宁波已极为鲜见。特别是今年5月31日宁波率先上线全省首个企业注销“一网服务”平台后,企业注销不再难。

    企业注销只需登录“一个平台”

    “都说注销一家企业比新开一家都麻烦,没想到宁波政策好,到现场半天就办好了。”日前,从安徽老家赶到宁波的刘女士,在顺利完成企业注销后,发出由衷感叹。

    刘女士早年与丈夫在宁波从事餐饮行业,前年回了老家,由于嫌麻烦,没有注销企业。今年上半年,丈夫不幸过世,生活有困难的刘女士想申请低保,读书的儿子也打算申请助学金,却因她名下企业尚在而无法申请。

    为了注销企业,刘女士在宁波市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处的指导下,先在安徽登了网上公告,经过短暂的等待和简易的流程后,顺利在宁波一次就完成了“现场办”。这背后,正是“一网服务”平台在发挥作用。

    “今年5月上线的企业注销‘一网服务’平台,打通了市场监管、税务、人力社保、商务、海关、人民银行等多个业务系统,优化了办事流程。”宁波市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处处长徐立敏告诉记者,这使得注销由“企业分头跑”转变为各部门“一网通办、并行办理”模式,企业提交材料数量和办理时间均大幅压缩。

    “企业通过登录浙江政务服务网首页中的企业注销‘一网服务’平台,填报注销申请信息后,可自行选择同步进行税务、商务、海关及人社等部门的注销手续办理。”宁波市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处副处长陈磊向记者介绍,各部门均会按照规定时限和要求完成注销业务程序。

    “现在不再需要跑各个部门去敲章、交材料,只要在网上提交材料后,申请注销就可以了,十分便捷。”宁波首旺贸易有限公司是镇海区首家尝试“一网服务”的企业。该公司负责人说,这项改革提高了注销效率,节约了时间。

    办理从最快86天减至21天

    注销只需登录“一个平台”,就能申请办理全部手续,还能实时了解办理结果。对企业来说,登录国家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免费发布公告,可节省实打实的注销成本,更重要的是办事方便了、时间节约了,少费心了。

    “按照以前的简易注销程序,华域公司的注销公告期要满45天,而现在只需20天。”陈磊介绍,早在2015年,宁波就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企业简易注销登记,“当时除了精简材料,主要是将登报公告简化为网上公告,45天的公告期没有变。”

    去年12月,再次成为国家试点城市后,宁波又一次完善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工作,拓宽适用范围,增加了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等3类主体,现已覆盖近八成市场主体类型,企业公告时间从45天压缩至20天。

    今年5月,企业注销“一网服务”平台上线,“各部门工作就由‘串联’变为‘并联’,数据共享的实现避免了材料重复递交。”陈磊向记者解释改革出实效背后的原因,由于企业发布注销公告与提交注销申请有机融合,所需材料由28份减至2份,办理环节由7个减至2个,办理时间则从最快86天减至21天。

    陈磊告诉记者,宁波市企业注销“一件事”改革后,市场监管部门除了简易注销可以即时办,还可实现普通注销简化办,特殊注销灵活办和“死户”注销强制办。“同样各项办理均在不断提速,比如普通注销,市场监管部门取消了清算组备案和报纸发布注销公告,税务部门对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免办清税手续,人社部门对没有欠缴社保的企业自动登记注销,海关主动注销备案登记,人行提供账户撤销预约等。”

    陈磊说,通过这样减环节,再通过减材料等,普通注销的办理时间也从最快86天压缩至46天(含法定公告期45日)。

    意义非凡,改革仍在深入

    记者从宁波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得益于企业注销便利化改革试点的持续推进,我市不再经营的市场主体主动办理注销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企业注销数量增幅明显。

    “‘企业注销一件事、全流程最多跑一次’,以破解痛点、堵点、难点为导向,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措施。”徐立敏向记者表示,宁波市企业注销“一件事”意义非凡。

    随着企业注销“一网服务”平台在宁波试点基础上全省上线推广,“企业退出渠道将更加畅通,市场出清效率将显著提高,退出成本明显下降,实现了从企业开办到注销的全生命周期‘闭环式’服务,同时市场主体必将获得量和质的再提升,更大地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徐立敏告诉记者,商事制度改革宽准入、降门槛,极大激发了社会创业激情,但同时退出市场的主体也在快速增长,如果退出难题得不到破解,“僵尸”企业就会形成一定规模,既影响市场含金量,又占用各种资源和成本。

    徐立敏表示,改革永无止境,注销便利化改革仍有深入的空间,“比如站在企业办事主体的视角,我们会发现企业注销后,还可能涉及社保登记证、特种行业许可证等其他许可注销,这些需求又该如何去满足?”

    据了解,为解决这一难题,我市江北区正在企业注销“一网服务”平台的基础上,试点涉企证照“1+27”联合注销“最多跑一次”改革,以解决企业在办理其他注销审批时可能存在的耗时长、材料繁、跑多次等难点为目标,加快企业营业执照注销“一件事”向准营注销“整件事”多迭代升级。

    记者 房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