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防病毒 宁海县西店镇中心小学303班 戴煜桐(证号2313544) 指导老师 胡贝娜 |
今年寒假,小记者们参加了多场由本报组织或承办的研学活动。他们有的走进韵升集团,了解八音盒的知识;有的参观雪菜博物馆,探究雪菜腌制的秘诀;有的来到科探中心,学习人体免疫知识……在各式各样的研学活动中,他们不仅学到了知识,开阔了眼界,也提升了实践能力。 参观韵升集团 北仑区小港实验学校503班 支星宇(证号2309658) 指导老师 孙旺迪 那天,我去参加宁波晚报(现代金报)小记者活动,参观韵升集团的工厂。我们先了解了韵升集团的历史,参观了八音盒的样品展示馆和生产流水线,其中最好玩的就是自制八音盒机芯了。 刚开始我拿到零件,不知道怎么做。后来努力回想看过的工序,再结合面前的说明书,终于明白过来。首先,我在底座摆放两个支架,用螺丝拧紧;再将转轴安在音筒上,放置在两个支架中间;然后将音板放上支架,再用螺丝拧紧;接着,在音筒右边放上手柄;最后,盖上盖子,将螺丝拧紧,就大功告成了! 这次韵升集团研学之旅真好玩,不仅让我了解了八音盒的历史、种类和原理等知识,还锻炼了动手能力。 难忘的研学之旅 宁海县桃源中心小学204班 谷诗菡(证号2332151) 指导老师 刘宁 直到今天,我还在回味那一次研学之旅,那是我难忘的记忆。 1月17日,我参加了由宁波市教育局主办,宁报文旅协办的“我和宁波这座城”城市文化研学寒假公益活动,首站走进了宁海青华科技培训学校。 活动当天,老师带着我们二年级的同学先去寻找树叶,因为第一项任务是制作树叶标本画。寻找完树叶回到教室,我和同学葛芳菡分工合作。葛芳菡负责画出主题轮廓,我再按照轮廓把树叶粘上去,这幅作品就诞生了。老师还为我们和作品合影留念。 下午,我参加了激光打靶。我手握着仿真的QBZ95式自动步枪,眯起左眼,感觉自己像一个狙击手盯准自己的“猎物”(靶的中心)进行发射,真的太刺激了!紧接着,我们又体验了3D版的过山车,随着屏幕上的画面和座椅的左摇右晃,身临其境的感觉实在是太过瘾了!活动最后,我们还参观了特色海洋馆,了解了一些船舶、海洋生物知识。 这一天,我和同学们尽情地吸收着课外知识,享受这美好的时光。好期待下一次的研学文化之旅啊! ”免疫攻防队“研学活动 ★今年寒假最让我难忘的活动是什么呢?那就是由宁波市教育局主办,宁报文旅承办的“免疫攻防队”研学活动。 那天我6点多就起床了,兴奋地早早就到达了科探中心门口。等所有同学都到齐后,老师们领着我们来到松果剧场。科探的老师开始生动地讲解免疫知识。原来我们小小的身体里一共有三道免疫防线。第一道是由皮肤、呼吸道粘膜极其分泌物等组成,它能把细菌、灰尘等有害物质挡在我们身体外面。可还是有些病毒或细菌偷偷地跑进我们身体里。那怎么办呢?这时候我们身体里的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出马了,它们可是我们身体里厉害的战士,把细菌和病毒打得落花流水。但也有打不过的时候,那第三道防线——扁桃体、胸腺、淋巴、粒细胞等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就出动了……我们意犹未尽地听着老师讲免疫有关的知识,这些都是我平时没有学过的。 下午,我们分组活动,地铁模拟驾驶、航天员加速度适应训练、三维滚环、攀岩等项目都很有吸引力。我选了地铁模拟驾驶和加速度适应训练。这两个项目让我了解到了地铁驾驶的原理,也让我感受到了宇航员的辛苦和不易。 宁波市实验学校304班 黄柯焱(证号2302262) 指导老师 金夏 ★进入科学探索中心,老师带我们来到松果剧场,学习有关人体免疫三道防线的知识:由皮肤和黏膜等构成的第一道防线,由补体、干扰素、吞噬细胞、溶菌酶等组成的第二道防线,以及由淋巴结细胞、粒细胞、扁桃体和胸腺组织等构成的第三道防线,它们的功能和作用各不相同。紧接着,我们带着“免疫攻防队”任务卡,如同一只只小候鸟飞出巢穴,争先恐后地去完成任务了。 下午是自由体验时间。我最喜欢的是宇宙展厅里的加速度适应训练。听老师说,当航天飞机起飞和返回时,航天员承受的超重力将会达到人的极限,所以需要在离心机上反复训练。听了老师的讲解,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和另外两个小伙伴躺上了离心机。当工作人员按下按钮,离心机就开始转动,紧接着越转越快。没过多久就听到“砰”的一声,我转眼一看,原来是一个穿蓝衣服的男孩被甩了出去。我暗自庆幸,可谁知几秒钟后,我也被一股无形的力甩了出去,撞在了周围的软垫上。我心想,离心机的威力可真强呀,宇航员要承受的超重力得多大呀! 这一天,我既体验了科学的乐趣,又收获了很多的知识。这真是一次有趣的探索之旅呀! 宁波市实验学校403班 翁一桓(证号2302284)指导老师 杨琼 ★“免疫攻防队”研学活动一开始,老师先用橘子的结构让我们了解免疫的三道防线。第一道(橘子的皮):由皮肤、粘膜及其分泌物构成,是人体的第一道“城墙”。第二道(橘肉的薄膜):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是人体自身的防卫武器,会自动杀死病毒。第三道(橘肉):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构成,但它自身不能发挥作用,需要借助血液的循环和淋巴的循环才能发挥它的免疫作用。 研学结束后,我们参加了三道防线的打卡活动。真可惜,在队长的错误带领下,我的打卡任务失败,整队全军覆没。 最刺激的要数“击鼓传花”。平时美妙的音乐,在我耳里却像恐怖的枪声。我一拿到吉祥物,就像拿到了烫手的山芋,瞬间丢给了旁人,然后暗暗惊喜逃过一劫。 短暂的一天结束了,我学到了很多知识,非常开心。 鄞州区宋诏桥小学401班 刘晋宁(证号2307238)指导老师 叶露艳 探究雪菜的秘密 北仑区泰河学校210班 王伊锘(证号2309868)指导老师 俞璐璐 大家知道“雪菜”吗?相信宁波人都不陌生,这么鲜美的味道是怎么制作而成的呢?那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雪菜博物馆,深度了解了雪菜的秘密。 到达目的地后,我领到了一张任务单,上面有几个任务:雪菜怕冷还是耐寒?一年可以种几次?腌雪菜需要哪些工具?有几个步骤?我怀着好奇心跟着工作人员开始参观博物馆。 走进博物馆大门,一股咸酸的味道扑鼻而来。一口口大水缸映入我的眼帘,原来这些大缸就是用来腌制雪菜的。腌制雪菜有很多步骤:先要把雪菜放整齐,然后把雪菜摊开来晾晒,再把雪菜叠放到缸里,边放边撒盐,紧接着用脚踩踏,最后放上大石头压住雪菜,再封缸就完成了。我很疑惑:为什么要用脚踩呢?我真想上去体验一把。 再往里走,是一片雪菜园,新鲜的雪菜在菜地里好像在跟我招手,欢迎我们的到来。雪菜的特性就是耐寒,一年可以种两次,分别是春季和冬季。 除了雪菜,这里还有一间年糕制作坊,原来年糕是由稻米制作而成的。展厅里还摆放了很多雪菜美食,看得我直流口水。我们的午饭是雪菜年糕汤,咸鲜可口,真是美味极了!我居然吃了四碗。午饭后,我们还体验了打年糕和做年糕,我做了一只小兔子,栩栩如生,可爱极了! 这真是收获满满的一天啊! 参观雪菜博物馆 北仑区岷山学校407班 贝奕喆(证号2310224) 指导老师 徐波 听到可以参加宁波晚报(现代金报)小记者组织的雪菜博物馆研学活动,我兴奋得一夜没有睡好。 雪菜博物馆里有很多传统的农作具,我们看到了大大小小的风箱和一个很大的石磨,这个石磨是用来磨稻谷的。走过石磨,我们到了一片田地,里面种着一种绿绿的蔬菜,这就是雪里蕻。它的叶子是花边的,像一把把扇子,好看极了!可是这么好看的雪里蕻怎么会跟黑黑又带点黄的雪菜对上号呢?领队老师似乎看出了我们的心思,又把我们带到了另一个场地——一个全是大水缸的地方。这些大缸,底小口子大,里面都装着水。老师告诉我们,这个大缸就是腌制雪菜的神器,它的名字叫“七石缸”。老师还讲解了雪菜的腌制过程:要先将新鲜的雪里蕻摊晒,把里面的水分晒干,再把它们放到缸里面去,每放一层就铺一层盐,再用干净的脚把雪里蕻踩实,铺上干干的稻草,最后压上大石头,腌制七七四十九天就会变成美味的雪菜啦。为什么要铺稻草呢?因为直接压石头的话,石头的味道就会渗进雪菜里面,这样就不好吃了。哦,原来制作雪菜也有那么多讲究啊。 中午,我们还吃了雪菜年糕汤,那个味道啊,咸咸的又带着一点点的酸,咬起来又是那么的脆,让我胃口大开,连吃了两大碗呢!难怪我们宁波的雪菜黄鱼汤也是一绝啊! 下午我还学到了几句宁波老话,比如“三日不吃咸菜汤,脚骨有些酸汪汪”“咸菜炒炒,冷饭咬咬”,这个大概就是爸爸妈妈小时候说的地道宁波老话吧。 这次研学让我收获满满,我要多参加这种研学活动,让自己多长见识! 梦一般的体验 宁波市广济中心小学 世纪苑校区104班 王赟然(证号2302811) 指导老师 徐朝燕 又是一个星期六,我来到罗蒙环球城,参加小记者活动。那里金碧辉煌的吊灯和胖乎乎、圆滚滚的充气雪人,一下子就把我迷住了。 我们先来到了中国航天知识馆。老师领着我们来到了太空舱,刚一进去,我就看到上面悬浮着很多星系,有木星、火星和地球等。老师讲解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叫“邱小姐”;当一名宇航员,需要接受专门的训练,还不能戴眼镜;太空里能种植物等知识。我们还玩了猜谜语的游戏,“圆规画鸡蛋”猜一地名。我思来想去却一无所获,幸好旁边一位同学告诉了我,我因此得到一块火箭形的橡皮。你们知道这个谜语的答案是什么吗?答案是太原。 下午是自由玩乐的时间,我们先玩迷雾之旅。只听“嘟嘟”两声,船开了。刚开始我心惊胆战,以为会撞上山洞,结果并没有,我心里的石头才落地了。机器喷出的水汽,像是轻柔的纱巾,让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我最喜欢玩的是小飞象。它像一只小鸟,在天空中自由翱翔,我像一名小精灵坐在鸟背上,飞向了蓝天。接下来,碰碰车、摩天轮和飞艇都让我意犹未尽。 这是我人生中美好的回忆,也是我最开心的一次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