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艺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2年04月08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分钟“微整理” 促中职生习惯养成

    历史裹挟着人类的希望与悲情一路前行,身处其中的人们也时常发现,在惰性面前,很少有人能够胜出。哲学家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我们也意识到了习惯多么重要,各种习惯培养的培训班、书也卖得很红火,这时候,又有谁没有立过几个flag呢?结果啪啪打脸的不在少数。

    美国的斯蒂芬·盖斯从2012年末开始,每天坚持至少做1个俯卧撑,这成了他培养的第一个微习惯。两年后,他拥有了梦想中的体格,写的文章是过去的4倍,读的书是过去的10倍。微习惯策略比他用过的一切习惯策略都要有效,于是斯蒂芬·盖斯写出了《微习惯》一书。

    对比普高学生,职高学生在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方面的表现相对较差。这部分学生经历中考失利,或多或少存在自卑、失落的心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职高生在初中,甚至在小学因为成绩长期不理想,而陷入到一片迷茫的境遇中,有的甚至自暴自弃。虽然进入职高,学习的知识难度不大,但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惯,已经很难让他们静下心来专心学习,进而改变之前的不良行为习惯。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中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成为中职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

    借鉴斯蒂芬·盖斯“微习惯”,鄞州职教中心于2016年推出了针对中职生习惯养成的课堂“微整理”,后又拓展到了实训室、寝室、餐厅等场所。坚持一段时间之后,老师们惊奇地发现,课桌、实训工位、餐桌开始变得整洁有序,每一位学生都能在3分钟时间内,自觉完成学习、生活区域的整理与清洁,校风、校貌也从此焕然一新……

    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文明习惯,如热爱国家,关心他人的习惯,勤劳操作的习惯,求实研索的习惯等。”叶圣陶先生的这一教育观点,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思想的真谛,揭示了教育在学生行为养成过程中的重要性。

    “微习惯是一种非常微小的积极行为,你需要每天强迫自己完成它”“微习惯很小,小到不可能失败,也正是因为这个特性,它不会给人造成负担,因此也成了极具优势的习惯养成策略。”宁波市鄞州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德育副校长伍动辉解释说,每天拿出3分钟左右时间,遵循习惯养成的规律,快速整理、整顿、清洁、清扫,持之以恒,五年多来,学校提出“微整理”的理念并加以实践推广,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鄞州职教中心 王亚达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