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8版:封面报道 创业分享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1月2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拿到1个亿后,井贝要怎么玩?

听完足足2个小时的分享,大家迟迟不肯离场!

吴晖(左)与现场听众交流。记者 崔引 摄

    见习记者 马欣宜

    滚烫的1亿融资到手,井贝要如何施展拳脚?

    除了吴晖波澜壮阔的创业经历之外,这可能是读者们最为好奇的问题。

    上周日,在东南商报第38期创业分享会上,吴晖向大家仔细描摹了井贝的蓝图。“要像爬山虎一样,爬满整个天地,这是我们的信念。”吴晖说。

    1 一个去中心化的“智能贸易综合平台”

    吴晖谈到未来井贝供应链系统改造的方向,一定是“去中心化”。这个观点受他的偶像、《连线(Wired)》杂志的创始人Kevin Kelly的影响。

    “有人问我,去中心化不是革了井贝的命?我认为不是,供应链如果按照中心化思维是一定做不大的。”吴晖说。

    按照传统的中心化思维,原来所有的供应商、渠道方以及服务商都是跟井贝发生关系,但最后的结果却是招致井贝自身臃肿无比,老资源积压成灾,新资源接不进来。一旦井贝出问题,上下游链接则全部断裂,整个体系崩塌。

    而去中心化的目标,就是让井贝自身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对外提供大量的服务,从而得以接入更多的服务商。井贝不是要成为焦点,而是要把焦点打散,接入更多的合作伙伴——这也意味着会有更多的资源供井贝整合——通过格式化的规范去约束打大家的行为,然后一起玩转整个供应链。

    2 “更希望被定义为互联网公司”

    吴晖坦言,自己更希望井贝被定义成一家互联网公司,“别的不说,互联网公司的估值可高多了,讲故事的空间也大。”吴晖开玩笑说。

    但从实际情况看,井贝也确实更接近他们的自我定位——一家信息科技公司。

    早在2015年,井贝就有了自己的大数据团队,那个时候做工业大数据,现在发展出一个旁支专门做电商大数据。这个团队会帮井贝完成大量的数据采集,包括全网商品数据、用户行为数据等,并针对后续的选品与备货做分析,最后反馈给市场部门作为决策参考。

    对此,吴晖例举了井贝在9月份刚完成的一次出货决策。

    “今年我们备货40万支DHC唇膏,但是早前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了市场上有一些低价抛货的迹象。保险起见,我们在9月份就把货抛掉了,那个时候大家都在为双十一备货,我们每支还能赚20日元。事实证明,如果在十、十一月份出货,我们可能每支要亏50日元。”

    3 现场提问热烈,分享会后不愿散去

    将近两个小时的扎实分享点燃了现场的讨论气氛,读者问答环节提问踊跃。现场有一位读者问及吴晖前一段失败的创业路上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吴晖为大家提出了三点建议:

    “首先,合伙之前,对于合伙的对象要做好尽调,这样至少可以去奠定项目相对可行。不要失败在不可抗力的地方。

    第二点,创业者应该多一点思考。确实创业过程中创业者是停不下来的,有太多事情要吹,导致没有时间思考,这是要改变的。虽然思考是奢侈的,但思考可以为你减少风险。

    第三点,公司成立之初,还是要尽力架构起完善的体系,虽然可能会花成本,但最终等公司真的走上轨道,一个完善体系的效益就会显现出来。比如我初创业时,业务量已经做到了一、二千万,但公账私账还是没有分开,内部管理很混乱,去银行贷款时就会碰到阻力,第二次创业我就会比较注意这些。”

    此外,有读者好奇,吴晖是如何把控好技术团队,使得技术团队支撑起所有业务?

    吴晖坦言,2015年至2016年,也出现过业务部门或事业部与技术部门磨合不好的问题,最后导致资源浪费,技术部门的价值也无法体现。

    意识到问题以后,井贝锐意改革,把业务部门与技术部门的配合变成甲方和乙方的关系。事业部门提出要求,技术部门负责核算成本与时间,成本从事业部产生的利润中扣拨给技术部。

    这样一来,技术部门的工作量相对就比较清晰,并产生了一整套从售前调研、售中培训到售后维护的完整销售体系。吴晖表示,井贝技术团队目前是作为独立单元和版块存在于井贝的体系当中,未来也会单独注册成立公司。

    分享会现场提问结束后,参加活动的听众依然不愿散去,围绕在吴总身边进一步交流,有读者表示,现场提问不好意思,私下交流更放松,建议有多一点的私下分享时间。

    4 往期分享会嘉宾也特地来当听众

    值得一提的是,第36期分享嘉宾宁波鑫义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金励君先生也出现在了本期创业分享会的现场,不过这次他转变身份,成为坐在台下聆听分享的一员。

    “吴总跟我也是同行,来听一下软件行业的先行者怎么看待这个产业,如何进行下一步布局。”

    金励君告诉记者:“在分享开始前其实已经有过交流,我认为这样的交流非常有营养和价值,可以互相提升、互相帮助。比如我们做IT的供应链方面的经验比较少,吴总的创业经历就很启发我,当然也许我自己的资源和经历也能带给他一些帮助。”

    作为一个创业路上的前辈,金励君也鼓励创业者们多参加类似的分享会:

    “我觉得创业分享会形式非常好,对初创业者来说应该是很有帮助的。嘉宾们把自己的创业历程与过往的经验分享出来,可以帮助大家少走一点弯路、避开一些坑,建议所有的创业者都可以来听一听。”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